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0

分析历年法考通过率能发现什么规律?

[复制链接]

5

主题

10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2022-12-31 11: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说法考难,很多人说司考难,很多人都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那么从数据来看,到底哪个阶段的考试通过率比较高呢?


司法考试时代,通过率和通过人数在短时间内比较平缓,除了司考改革为法考的几年,其余年的数据并没有巨大的增长。除了在2013-15年期间通过率出现短时间的低谷,其余时间里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困难。


进入法考时代后,通过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报名人数比司考时代呈现暴增趋势,通过考试的人数也随之持续上升,预示着从业缺口的增加,官方进一步的吸纳法律人才。
通过历年的通过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法考改革后,其无论是通过率还是通过人数都比之前的司法考试时代有较明显的提升,这也迎合了我国近些年法制人才岗位需求的迫切性。当然,也有很多考生认为这是改革后的“放水期“,给予之前“老人老办法”的考生最后的入局机会。
无论那种说法,数据的现实就是通过率和拿证人数在近些年都是屡创新高,如果想要拿证,那最好的机会就是抓紧当下!
看完通过率,橙子哥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是在各种平台论坛上,还是私下聊天的微信群中,都能看到很多法律过来人“并不鼓励”新人去参加法考,反而很多已经通过考试的人认为目前的难度太低,放水严重,经常有类似于法考应该提升难度、提升门槛等言论的出现。橙子哥并不相信人性本恶,但我们还是可以很容易看到这里的“蛋糕问题”。
就像《围城》里的那句话: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已经通过的考生对自己的收入并不满意,认为越来越多的持证者将加剧竞争,会进一步影响收入待遇;没有通过的考生则非常向往拿到证书之后的生活,认为只要拿到证书,后面的路基本都是平步青云了。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是有失偏颇的。
从大基数来讲,中国的法律人才依旧稀缺,所以国家肯定不可能突然提升门槛,以放缓人才的选拔速度。但稀缺的岗位未必就是最“吸金”的,比如很多地方基层法院的工作人员,目前都需要人手,并且也需要法律职业资格证作为上岗的“敲门砖”,但这些岗位并不是大多数人“向往的工作”。对于已经在比如律师这样的岗位干了一定年头的人来说,大可不必恐慌越来越多的人拿到证书,因为法律职业资格证只是一张“入场券”,想要在不同的岗位深造并取得一定成绩,光靠一纸证书是不现实的,都需要大量的工作经验累积和人脉的拓展。假以时日,也许不同的工种还会有更为细分的“考试”,但在此之前,法律职业资格证仍然是那张不可替代的入场券,既是入场券,就不可避免的有越来越多的人拿到。
可以预见,未来3-5年,法律职业资格证的持证人数仍将按近几年的比例增长,短时间内不会出现拉升门槛,减少准入人数的情形,无论作为已拿证的还是没拿证的我们,都需要放平心态,来应对每一个人这份独一无二的从业经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