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回复: 0

孤勇者out了,这届小学生的社交暗号是这些,最后一个你一定不知道!

[复制链接]

6

主题

8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3-5-14 14: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栗子
爸妈研究所(ID:mama_cn)原创首发
哼,没想到有一天我这个老母亲也会开始鄙视自己家儿子out了!
这不,那天跟大宝坐车上,不经意听到了窗外传来了“孤勇者”的歌声,大宝不禁又开始跟着哼唱起来。
我试探性地问:“儿砸,现在你们班大家都喜欢啥?”
不料,他竟然说:还是孤勇者啊!
我内心不禁嗤笑了一下,看来我这个老母亲比本家的一年级生还要in一点点......
真的别太小看小学生们了,他们玩得还要花很多!
01
当你还停留小学生们在沉溺于孤勇者和盘串的时候,一阵咕卡风早就袭击从幼儿园到大龄青年们了!
我们编辑部,也因为同事的女儿玩起了咕卡,而掀起了一阵咕卡研学风暴。
那么,什么是咕卡?
咕卡最早起源于一些外国歌手出售专辑时附赠几张小卡。
粉丝们为了更好收纳和欣赏会为小卡装上保护套,后来有人觉得简单粗暴的贴膜不足以衬托偶像的美貌,于是开始贴上花朵、字母等装饰物 。
老母亲四舍五入的理解:咕卡就是用五花八门的贴纸、装饰小卡片,组合成好看的装饰。
有的姐妹可能就会不屑了:切,这还不是我小时候玩剩的吗?
对也不对。
小时候我们玩得可没有这么多花样。
总之,现在咕卡的风潮席卷而来,仅仅是咕卡所需要的工具、材料与周边,都足足占据一家潮玩店的一个中岛台,更别说,是每个潮玩店必备的元素了。
作为一个不甘落后的老母亲,我亲自去了潮玩店看看到底都有些啥好玩的。
不得不说,我陷进去差点走不出来了!
总类再多,也抵不住它们好看啊!
感谢万能的网友,我们来一一解读一下这堆密码,看看你能解读到第几级!
第一级:手串
现在的小学生们可是把爷爷辈的手艺给盘活回来了!
都说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并愿意为其投入时间和精力时,一定会有收获,小学生盘串起来完美演绎了这句话。
扎堆盘,天天盘,互相讨论手法和技巧,要不了几天,就从“新手入门”进阶为“高端大神”。
光是盘串的方法,竟然都有分阶级!
最火的玩法就是这个“绕指柔”,先把串摊开放在手心,摆成 8 字形后折叠在一起,转动上下两圈不断交叠就可以啦。
进阶版则是“八字绕指柔”,看看动图的演示,不得不说是有点技术含量在的。
当然,有风潮就有产业,现在手串的款式多到眼花缭乱,别说小朋友了,大朋友也抵不过它们的魅力。
有渐变冰透色的,是连小男生都无法抵抗的心动。
就连造型也能卷出新的花样,就比如这个小猫爪手串,目标人群精准地覆盖了从3-80岁拥有一颗少女心的大小少女。
为了更打动人心,每个手串的名字都贯彻浪漫到死的节奏。
怎么说呢?
肤浅的看颜值,重内心的看中了盘串带给他们自己的情绪价值。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只要不过度沉迷,总比沉迷电子产品来得要健康一点。
第二级:咕卡
最基本的咕卡,现在大部分都是亚克力片,最简单的咕卡套装,通常都包括咕卡盘、镊子和小链子。
但咕卡可不能只有一种颜色,光是咕卡盘就有很多花样了。
从形状到颜色,玩得那是花样多呐!(老母亲荷包在滴血呐~)
嗯,咕卡盘我们理解了,那咕卡砖就是咕卡盘的进阶版了。
双面咕变成了四面可咕,从单纯的透明砖还可以咕到五彩斑斓的流沙砖。
咕卡的天花板?
不存在的。
贴纸的花样也是千千万,甚至还有火爆的IP们,别轻易给孩子们打开这个大门,因为连大人都无法轻易自拔。
毕竟各种亮晶晶、糖果色系的贴纸、贴饰,谁都按捺不住这颗粉嫩彩色的少女心啊。
除了上面提到的,咕卡脱离了最初装饰小卡的局限。
不仅仅有咕卡盘,咕卡砖、还有咕扇、咕手机壳、咕书包......可以是卡套,也可以是装饰挂件。
以为这只是小女生的游戏?
毕竟小女生只要一开启咕卡局,就没有大人什么事了。
但其实不仅仅是小女生......
就连小男生们也很上头,只要有合适的贴纸,分分钟给你咕十个奥特曼卡盘...
真可谓是 “贴纸贴满屋,万物皆可咕” 。
第三级:火漆印章
当小编在潮玩店看到这个套装的时候,不得不说有点心动,又有点不解——搞不懂怎么玩
曾经,在电影中看到的那种滴蜡封印的仪式感,如今照进了现实。
点燃小蜡烛之后,把火漆蜡放上去加热,等到融化之后,倒出来在陶瓷板上盖上印章,就可以印出漂亮的图案。
不同颜色的火漆蜡还可以融合做成渐变色,图案也有各种各样的。
我们先不讨论实用性(因为很可能就没有),光这颜值和一套的操作,不得不说是有点浪漫存在的。
不过火漆印章需要用火来融化蜡,是有暗藏的危险在的,年龄太小的就不建议了,大龄儿童那就当小编没有说过......
第四级:手账
小编弱弱地表示,来到了手帐物料前面,我也是有点挪不开脚步了。
毕竟我也曾经是一个深度手帐迷。
手帐这个词来源于日本,相当于一个记事本,随时随地掏出来翻翻看,或者在上面记些什么。后面逐渐用手绘插图,彩色胶带、贴纸、印章等来装饰。
就和咕卡的玩法基本一样,可以用不同的贴纸胶带来装饰这个本子,但更多地是起到一个日记本的作用~
但是,现在的手帐的花样,实在是多得多得多...
根据排版和装饰的不同,可以把手帐做成各种不同类型的主题。
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甚至还可能培育了一个设计能手!
第五级:奶油胶
奶油胶顾名思义就是好像奶油一样挤出来的DIY材料,可以挤成不同的花纹,还可以调不同的颜色。玩起来手法就像给蛋糕上奶油一样。
经常被用来装饰手机壳、笔盒、发卡、梳子、镜子……各种小东西都可以用奶油胶来装饰,也可以和咕卡一起玩。
奶油发卡
奶油卡套
与咕卡一样,万物皆可奶油胶。
玩奶油胶要用到的工具也不少!
首先,当然就是奶油胶,奶油胶中也有一些细分,除了实色的奶油胶,还有水晶胶,珠光奶油胶,双色,单色的......
各自呈现的效果不同,看需求购买。
第二,裱花嘴和裱花袋,裱花嘴有非常多的种类以帮助你挤出多种多样的样式,但新手用基础的几种样式(比如九齿)就够了。
第三,当然还有各种各式各样的配件,可爱风的,还有花花款……
最后,还有刮刀,镊子,石英砂……但是这些工具都是看需求的,有一些并不需要!
其实有关奶油胶的工具有非常多!随着你想要做的东西种类变得越来越多,你需要的工具越越来越多!
而且奶油胶的挤法多样,呈现方式十分丰富,下面是奶油胶的一部分挤法:
讲道理,要把奶油胶做好也挺难的!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
但做出来的成品可甜可盐,戳中老母亲的少女心啦!
在保证安全和不影响学习生活的前提下,我是绝对支持孩子玩的!(反正可以一起玩)
02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现在小学生的玩意儿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呢?
是不是也有点担心:“诱惑”这么多,还能好好学习吗?到底该不该阻止他们呢?
讲真,对于上面提到的这些消遣,小编的意见是: 堵不如疏 。
回想一下,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阶段会找到一份沉迷热爱的兴趣爱好,这时候如果得不到满足,一是会十分失望、情绪低落;二是,如果被过分地阻止,他们的内心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
与之相反地,如果他们的渴望得到了满足,自然而然,慢慢地会失去兴趣又或者发展为自己的真实爱好,给孩子提供情绪价值甚至是终身的“避风港”。
所以,对于孩子们并不过分的兴趣,小编提供大家几个建议:
一,允许、尊重乃至于支持他们拥有热爱
其实,谁还没个童年呢?
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不也有过这样那样奇奇怪怪毫无价值的兴趣爱好吗?
男生的溜溜球、四驱车; 女生的编手绳、明星卡......
每个时期都有其的情绪需求,不要小看他们简单幼稚的爱好,别给小孩的热爱打上"玩物丧志"的标签。
对于孩子而言,被允许甚至支持拥有一个“不那么重要但喜欢”的爱好,是他当下最大的幸福,是会成为他童年的珍贵记忆之一。
二,理解孩子有自己的情绪出口
现在网传一句话,把各个年龄段的兴趣都很好地分类了出来:
其实在现下的压力环境中,每个阶段的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情绪出口。
小学生边写作业边盘串,约等于我们工作累了刷刷手机摸鱼;
闲暇时间放下书本开始咕卡,约等于我们准时加班去吃顿大的。
既然我们自己都有放下琐事去轻松的需求,那么我们更应该去理解孩子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爱好了。
三,允许孩子毫无意义
有的家长又问了,但我觉得自己的孩子只是跟风和别人一起玩,盘串毫无意义,怎么办?
这就是大人:目的性太强,硬要把自己做的所有事情价值化。
套一句小王子说的话:大人,真的太无聊了。
不是生活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怀有目的的,闲看云卷云舒,也不失一种乐趣。
衡量生活如果只有一种价值观,那孩子未来也会失去许多乐趣。
不如让他们的生活添加多一点颜色,也许他们有一天会给我们展示出彩虹。
四,跟孩子一起制定规矩
包容不是纵容。
对于孩子们而言,当然会把自己兴趣所在排在生活的第一位。
但是大人需要传达一个概念就是: 兴趣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可以被兴趣打乱生活的节奏。
多留心:
但如果因为兴趣而导致学习不专心的迹象,及时制止,并约定好使用场合和时间。
规定时间:
规定孩子每天消闲的总时长,让孩子意识到时间安排的重要性;
警惕攀比:
如果孩子的兴趣有攀比的苗头,引导孩子看重兴趣中所得到的乐趣和欣赏兴趣本身的美好。
归根究底,一旦兴趣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父母就应该出面适当地干预和引导。
其实,在安全和可控的范围内,父母们千万别把兴趣视作洪水猛兽。
无论是怎样的兴趣,都只是孩子短暂的热爱,是专属于童年的幸福碎片,不要过分地焦虑,不要过度地追求意义。
童年的快乐,有时候,就不需要意义。
对于现在孩子们的社交货币,你还有什么补充或者看法吗?
可以在留言区一起讨论哦~
作者:栗子。爸妈研究所(ID:mama_cn),研究1-6岁家庭教育新知识,是妈妈的教育笔记,是爸爸的带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长能量站。转载请联系爸妈研究所。部分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期编辑:栗子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oQ3vxT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