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回复: 0

多公司密集布局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能否成为航空业净零答案

[复制链接]

5

主题

5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3-5-13 17: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5月11日,霍尼韦尔(纳斯达克代码:HON)宣布推出用于生产低碳可持续航空燃料(以下简称“SAF”)的成熟解决方案——创新的UOP eFining™技术。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我国自2011年开始应用SAF。随着碳中和的推进,航空领域减排的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可持续航空燃料已成为全球多家公司关注的焦点。
当前,基于对中国航空业持续向好的判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BP(英国石油公司)、霍尼韦尔等公司纷纷围绕SAF研发及应用持续加大中国市场投入。
全球多家企业集中布局
eFuels(电子燃料)是一种可取代传统化石燃料的合成燃料,其生产方式是将绿氢(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驱动电解槽实现电解水制氢)与二氧化碳合成eMethanol(电子甲醇),并可进一步转化成多种可持续燃料,包括eSAF(电子可持续航空燃料)、eGasoline(电子汽油)和eDiesel(电子柴油)。
据悉,合成燃料制造商HIF Global计划在其位于美国的工厂应用这项技术来生产eSAF。该项目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eSAF生产设施之一。
霍尼韦尔UOP eFining™是一种甲醇制航空燃料(MTJ)工艺技术,采用霍尼韦尔UOP eFining™工艺制备的eSAF可减少88%的温室气体排放。eSAF可与传统航空燃料混合并作为石油基航空燃料的直接替代燃料,无须对飞机技术或燃料基础设施进行任何改动。
“霍尼韦尔深知利用新型原料的技术研发对于实现航空业长期脱碳的重要性。”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路成(Lucian Boldea)表示,利用现成且充裕的二氧化碳来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是该市场的一次转型机遇。随着UOP eFining™加入到Ecofining™和乙醇制航空燃料(ETJ)技术组合中,霍尼韦尔可提供多种技术路线来满足快速增长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可再生燃料市场需求。
未来数十年,航空业预计将伴随全球化的推进而持续增长,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占比预计也将不断增大。据测算,航油燃烧约占航空运输业碳排放总量的79%。因此,民航业减碳的关键是寻找更环保的航空燃料。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研究报告现状与展望》(以下简称“《中国SAF现状与展望》”)预计,如若不做出额外减排努力,仅国际航空业务在2020~2050年期间累积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就将占到全球同期总排放的7%。
记者注意到,同铁路、公路等其他交通方式可采用电力替代燃油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不同,航空业对燃油的依赖性更强,因而成为“难减排”行业之一。当前,全球航空业已经制定了积极的目标,并提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在研发飞机新技术及提高运营与基础设施效率之外,发展SAF将是实现净零目标最重要的措施。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分析,到2050年,65%的减排将通过使用SAF来实现。
BP早已关注到航空领域减排的重要性。其目标是到2030年供应全球20%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需求,并成为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合作伙伴首选。
2022年12月,中国石化宣布,中国大陆首个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商业货运航班完成国际首飞。该航班使用的是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生产的生物航煤。
中国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航空市场之一,航空业务整体处于持续增长阶段,其产生的碳排放也不断上升,因此航空业在碳减排领域的努力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在研发飞机新技术及提高运营与基础设施效率之外,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是实现航空业净零排放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总裁徐军表示,霍尼韦尔在航空领域有着超过百年的创新历史与技术积淀。我们期待能够携手越来越多的本土合作伙伴,为推进中国航空燃料结构变革,加速航空业低碳转型提供支持,共同助力中国航空业迈向更加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未来。
BP方面则提到,中国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原料——从餐厨废油到农林废弃物,再到城市有机固废、能源作物和绿氢。其中,餐厨废油目前是中国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来源,预计在未来十年,它将成为通过HEFA技术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主要原料。另一方面,中国是全球领先的制造中心,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规模和经验可以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而且,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
2022年1月,民航局印发的《“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指出,到2025年,民航发展绿色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民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趋于完善,运输航空实现碳中性增长。并提出,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应用取得突破,力争2025年可持续航空燃料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
SAF在我国的研发及应用已超过十年。2011年10月,由中国国航、中国石油、波音公司和霍尼韦尔UOP合作,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成功实施中国首次航空可持续生物燃料验证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此举标志着中国民航航空生物燃料发展的开端。
《中国SAF现状与展望》中提到,目前中国具备SAF实际产能的企业较少,但与欧美市场类似,生产生物柴油(尤其是烃基生物柴油,HVO)的企业一般也都具备转产SAF的能力,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线。
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增长,尤其是来自欧洲市场的需求,中国生物柴油供应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产能和产量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6月,中国HVO的在运营产能和规划产能总计约235万吨/年。
目前,中国SAF与HVO市场比较活跃的企业有中国石油镇海炼化分公司、易高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地油新能源(山东)有限公司等。
中国石化方面介绍称,公司2009年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2020年8月,中国首套10万吨/年生物航煤生产装置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建成,2022年5月进行首批规模化试生产,并获亚洲首张全球RSB生物质可持续航空燃料认证证书,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生物航煤从规模化生产走向规模化应用。
基于对中国市场的未来预期,包括霍尼韦尔、BP、通用电气(GE)等外资企业正在同中国企业进行合作。同时,随着净零排放的脚步加快,全球多家公司将目光投向可持续航空煤油领域。
通用电气方面表示,公司当前正与中国商飞共同探讨SAF的应用。未来,更多国产民机将搭载来自GE的绿色动力,将更智能、更高效的未来航空愿景落地成为现实。
5月8日,霍尼韦尔与四川金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四川省遂宁市携手打造年产量30万吨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基地,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成熟解决方案加速落地中国。该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之一。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oO9Oxis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