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咖叔
最近,用了几次共享单车,感觉非常不爽,不得不说,这个曾经风靡一时,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产品,至少在我这个不会开车的老用户心目中,已经在事实上死掉了。
上个月,我去朝阳门内南小街见一位朋友,从朝阳门地铁站出来后,兴冲冲地扫了一辆哈罗单车,到了朋友住的酒店,傻眼了,无论如何,单车都还不掉了,好像要“赖”在我手里一样。
按照经验,我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刚锁上,锁就自动弹了出来,同时手机提醒我没有停在指定区域,如果停不好,是要按照继续骑行的时间收费的。
我看了看附近,根本没有可以停放共享单车的标志,就在我急得满头大汗时,忽然看到周边停着一辆同样的单车,而且上了锁,心中大喜,别人能停且能上锁归还?我难道不可以?
事实证明,是我错了,我真的不可以。
这个奇葩的“停车点”,共享单车就是停不了。
我把自己这辆单车放在那辆已经上锁的单车旁边,上锁,还是弹开了,怎么都锁不上,过了10多分钟,一身大汗,来来回回好几趟,我还是没能找到能够停车的地方。
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一个“划定的停车点”,却还是锁不上,归还不了。
还有一次,我到央视新楼大裤衩附近办事,骑上一辆另一个牌子的共享单车,也是找不到停车点,最后赌气随便找个地方扔掉了,最后一看自己的支付宝账单,被罚了12多块钱,跟打车差不多了。
骑共享单车的人,找不到停车点,无法归还单车的那种心情,可以绝望到让人怀疑人生,不骑车的人,是绝对体会不到这一点的。
我暗下决心,以后能不骑共享单车的,就坚决不用,免得给自己带来麻烦,还有心情的烦恼。
我了解到,针对共享单车的“无序”发展,乱停乱放的问题,有关部门采取的管理方式是划定一定区域,让骑车的人一定要在指定的区域,才能归还,否则,就把锁给你弹开,让你根本还不了。
我还以为这事就我遇到了,在网上检索了一下,发现全国各地“共享单车归还难”的现象,比比皆是。看看下面的截图,人民的吐槽,海啸般涌来:
我把这种管理方式,称为“自杀式管理”,或者是“同归于尽式管理”。
这在共享单车刚刚出现时,那种繁华场面,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刚刚面世那几年,共享单车获得了市民的一致赞叹,大众媒介,从官方到民间,都在赞美这个新生的事物,毫无疑问,它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大力追捧,摩拜,小黄车,都是当时资本市场的宠儿。
2017年,是共享单车最高光时刻,它竟然跻身“新四大发明”,这是当年诞生的网络流行词,具体是指“高速铁路、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
而今,“高速铁路、扫码支付、网络购物”依然蓬勃,“共享单车”却风光不再,摩拜被美团收购,创始人变现离开,小黄车干脆在留下一地鸡毛的债务和口水之后,倒闭了。
至于在市场让仍然蹦跶的美团单车、滴滴旗下的青桔单车,跟哈罗单车一样,也是明日黄花了。
现在,共享单车碰到的最大的杀手,就是必须在“划定的区域”才能还车,而这个“划定区域”,却非常难找,越急越找不到,这就等于把共享单车带给用户的那点便利性,抵消殆尽了,如此下去,谁还愿意骑?
咖叔认为,这种对于共享单车的管理方式,有待商榷,基本上等于在杀死共享单车这个物种。
首先,划定停放区域的权力,肯定在“有关部门”,这个部门基本上首先不会考虑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便利,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管理的方便,划定停车区域越多,对于他们而言,增加了其工作量,管理越麻烦,所以干脆少划,把麻烦甩给用户,嫌麻烦你别骑啊?
第二、其实,对于共享单车,没必要这样管理。共享单车的特点在于“共享”,虽然看似停放无序了,一是城市“有关部门”可以和单车运营公司联手,进行疏导,二是,一辆车即使停放的地方有碍观瞻,但很快就被下一个人骑走了,又有何妨?
所以,这种懒惰式,粗暴式,自杀式,与用户“同归于尽式”的管理方式,真的在扼杀一个新生行业。
共享单车,现在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nzeXO2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