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号,爆炸性消息,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委联合下发新政,三箭齐发。
第一箭,是继续实施公租房税收优惠政策,保障租房群体。
第二箭,是继续延续换房退税政策,鼓励置换群体。
第三箭,是住建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委明确提出「认房不认贷」作为政策工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鼓励刚需群体。
如此重磅的消息一出,对于地产行业而言,几乎是一夜变天。
而且,就在三条政策发布的当日,嘉兴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楼市“21条”新政正式出台。打响长三角响应新政的第一枪!
随后在8月30日,广州出台,个人住房贷款套数认定标准,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房时,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认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要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简称就是“认房不认贷政策”。
事实上,在政策层面上近两年持续在做优化调整,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全国至少已经有65个城市优化了认房认贷政策,但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仍然执行严格的“认房又认贷”政策。而这次广州官宣可以视作将“认房不认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一个重要信号。
而且“认房不认贷”是2017年以来,一线城市政策放松力度最大的政策,直接降低了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对于刺激购房需求具有积极的作用。
那么上海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来了,上海这一次会跟进吗?
首先明确一点,住建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委明确提出「认房不认贷」作为政策工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鼓励刚需群体。
其中强调「认房不认贷」是“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其目的是为了规范以及调整市场的。
那么为什么这一次广州率先“开闸”。一组数据告诉你答案,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广州7月一二手成交数据分别为8096套和5188套。同期上海仅二手房市场成交13117套,接近广州一二手成交总和,可见广州的楼市如今的惨淡。这背后是市场供需失衡导致的市场逻辑崩溃。
反观上海,继7月走出了6月的“泥潭”,8月继续小幅上扬。另一边的新房市场,8月初官宣7批次名单23个新盘合计6805套房源入市!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第7批次中10w+项目扎堆入市。根据官宣项目统计,新推23个项目备案均价超10万元/平方米项目有6个,另有1个项目备案均价98000元/平方米,近10万元/平方米,7个高价项目占本批次所推项目总数的30%。其中,6个单价超10万的项目分别是中海海上和集、高阳新里、苏河玺、天汇玺、品尊国际以及绿宝园。
于此同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网传8批次又要“跑步”入场!而且根据预测名单显示,8批次或有13个项目入市,其中4个10w+项目又将展开“贴身肉搏” 。
可见,上海市场完全没有惨淡需要依靠政策去“修复”整个市场。所以上海各位购房者对“认房不认贷”保持理性。
如果,上海实施“认房不认贷”会是怎样的?首先,上海就目前的市场而言,很有可能如坊间传言的那样,结合“因城施策”的战略,在五大新城等区域进行试点。
一方面,对于上海核芯区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其次,还能加速完成五大新城的“2035计划”。
而且基于上海长久以来更偏稳的政策导向来看,区域试点也是相对稳健的实施方案。
不过如此一来,原本“认房不认贷”会加强上海对于环沪城市圈的人才虹吸作用将被大打折扣,因此真的如此实施对于上海楼市提升远没有想象中的“颠覆”。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qfhpwhy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