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回复: 0

当城市千篇一律,精神堡垒会成为“美”的标杆吗?

[复制链接]

6

主题

7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3-7-28 06: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神堡垒,你知道指的是什么么?直觉上来说,应该指的是一种抽象精神上的名词。但其实我们日常所见的广告柱子、标志牌的设计术语就叫精神堡垒。商业背景下的产品却叫精神堡垒,是不是很违和?那精神堡垒的来源是什么,在现代城市中的意义又是什么?
©杜克实业
作者|馒头
本栏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
精神堡垒的来源
精神堡垒和广告牌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呢,这要从由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皮埃尔·波迪厄说起。精神堡垒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法国文化领域,由皮埃尔·波迪厄提出。波迪厄在其著作《消费社会》(The Consumer Society)中首次使用了这个概念。
©澎湃新闻
根据波迪厄的理论,精神堡垒指的是一种对消费者心理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个人免受广告和消费主义的影响。他认为,现代社会充斥着大量的广告、宣传和消费信息,这些信息试图渗透并塑造个人的欲望和行为。为了抵御这种影响,个人会在心理上建立一种防护屏障,即精神堡垒。
波迪厄认为,精神堡垒是对个人意识形态和身份认同的保护,使其不易被消费主义价值观所左右。个人通过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选择性地接受广告信息以及对消费行为持有批判性的态度来构建这种精神堡垒。因此,广告柱子、标志牌等在设计行业中被称为精神堡垒,强调了它们对个人意识形态和消费心理的影响。
精神堡垒的运用场所
商业体
精神堡垒在许多公共场所都会运用到,比如商业体,园区文化广场,和售楼部等。在不同的场合下,精神堡垒的设计会有所差异,以满足特定环境和需求。在商业体中,精神堡垒的设计需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突出商家的品牌和宣传信息。常见的设计元素包括高大的立柱式广告牌,配备亮丽的灯光和大尺寸的广告画面,以确保在拥挤的购物中心中引起顾客的注意。此外,还可能使用LED显示屏或旋转广告牌等创意设计来吸引更多眼球。
综合体的广告标识 ©凤凰网
商业体的广告标识 ©凤凰网
园区文化广场
相比于商业体的标识功能性,园区文化广场的精神堡垒设计会更偏于品牌设计,也会更有文化品牌和特色。精神堡垒的在这个场景下的设计就会融合艺术装置,如雕塑、装置艺术等。
温州未来之城的标识 ©搜狐
成都太古里标识 ©花瓣网
成都天府消防文化公园标识 ©花瓣
墨尔本城市博物馆标识 ©花瓣
加州沙漠艺术节标识 ©搜狐
在售楼部和房地产项目里,精神堡垒往往是开发商实力及品牌的集中体现,精神堡垒的设计会契合楼盘的地位来设计。一个极具艺术性或独特性的设计也是吸引买家的重要手段之一。
重庆中冶铜锣台 ©花瓣
万科理想城 ©花瓣
成都雪松雅居乐IN天府 ©花瓣
消费主义与设计?
精神堡垒来源于对消费主义的抵抗,现在的精神堡垒却变成了广告牌的代名词。这其中不乏有些讽刺意味。不过从历史上来看,艺术的繁荣也来源于财富上的富足,比如文艺复兴,只有物质上富足了才会有精神上的追求。现在的精神堡垒因为场合的不同而在视觉表现和艺术性上也会相应的不同。一个大的趋势是,一个地盘的文化价值和追求越高,精神堡垒的艺术性和表达性也越强,也侧面表现了其实在消费者心中,设计是很有附加价值的。
从各地的精神堡垒设计中,也能反映当下对于美的标准和定义,什么是美的,什么是有档次的。相对于完整的建筑体量,精神堡垒更容易做出艺术感与美感,与其说它是“精神堡垒”,不如期待它能成为“美”的标杆。现代的中国城市大多已抹去了原有的独特的美感,但是如果小体量的精神堡垒能够点缀于千篇一律的楼宇之间,成为多样性的对于美的切入口,也大概不枉于它的字面含义。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pwgMUKM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