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回复: 0

美与13国达成协议欲“摆脱中国”,美30多个团体纷纷质疑

[复制链接]

4

主题

6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3-5-31 15: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观察者网5月28日援引美媒报道称,当地时间5月27日,“印太经济框架”(IPEF)部长级会议在密歇根州底特律举行,14国代表参会。美国政府当天宣布,已与成员国在供应链领域达成一项协议,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据悉,在这项被美国称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供应链协议中,美国与其合作伙伴计划筹备三个机构,以便更好地落实在供应链上的合作。首先,相关的供应链理事会是需要建立的,这关系到“印太经济框架”后续围绕关键商品而做出的具体行动,这个理事会正是起到牵头的作用。其次,为了尽可能降低供应链中断带来的损失,提前预警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而该框架成员国的应对措施就是搭建危机应对网络。最后,在贸易和投资过程中,劳工权利不被尊重的事情时有发生。为此,该框架成员国计划以政府、工人和雇主代表为班底成立相应的劳工权利咨询委员会,并为表现好的企业给予新的投资奖赏。
乍一看,“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们为应对供应链潜在的危机确实是煞费苦心。然而,中国占据着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位置,并且始终以大国的担当为己任,为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发展积极付出,而美国带头挑事,与其他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在内的印太国家组成遏华阵营,以14国之力达成欲“摆脱中国”的贸易协定,这种主动破坏印太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的做法明显是需要严厉反对的,这是典型的排他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我们注意到,美国主导的这个框架目的也十分明确,正如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曾言,组建“印太经济框架”是为了反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不久闭幕的G7广岛峰会上,美日等国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给中国扣上“经济胁迫”的帽子,而此次美国牵头达成的协议明显是这种背景之下的遏华产物。
不得不说,在中美关系回暖上刚有起色之际,美国此举无疑是凸显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反复性。尤其是在中美商务部长才结束难得的当面会谈后,中美两国不少企业以及商界人士正期盼中美在经贸领域上再释放出更多的积极信号,结果拜登政府来这么一出,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此次“印太经济框架”部长级会议上宣称,供应链协议将深化美国与印太地区合作伙伴的经济合作,帮助美国公司在这些区域开展业务,并提高美国的全球竞争力。不难看出,这明显是美国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地位折腾出来的政治把戏,而拉上其他合作伙伴所推动的举措不排除是一种给亚太甚至全球“埋雷”的表现,毕竟“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的综合GDP约占全球总量的4成,这种刻意“卡死”中国产品的行为对国际经贸发展以及贸易秩序的负面影响自然是很大的。
那么美国国内是怎么看待的呢?对于美国政客的不负责任的行为,美国商会、全国制造商协会等30多个团体纷纷发出质疑,甚至就在上述会议的前一天还向拜登政府发出了联名信,这些团体在信中不仅指出这项供应链协议存在的漏洞,还发出了不容忽视的担忧。漏洞是美国没有将降低美国出口商商品关税等问题考虑进去,担忧的是美国借有关协议促成有意义的战略和商业成果存在失败的可能,在此情况下,搞不好会让美国在印太地区及其他地区的贸易和经济利益受损。
尽管雷蒙多并不认同美国这些商业团体的看法,甚至还在“印太经济框架”部长级会议上对这些看法予以全盘否定,但是美国主导的这次协议谈判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存在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此予以评价称,亚太经济的成功受益于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美国为限制中国发展、维护自身霸权,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胁迫诱拉一些国家限制对华出口,严重冲击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那么在美国的胁迫诱拉下,美国真的能够纠集其余13国在芯片、关键矿物等基本材料供应链上彻底限制与中国的联系吗?实际上,最终的文件落地还需要时间,美国想要推动“遏华的一致性”,还需要等其他国家一同正式签署相关文件才能做到,而相关框架成员国中有与中国在贸易上往来密切的东盟国家,有刚刚在对华贸易上迎来回暖的澳大利亚,况且中国的优质产品是不愁销路的,美国想要实现这个图谋难度不小。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okpqAok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