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是汉字写的,识字都能看得懂。但是,法律的运用不是看得懂就可以。
第一,律师能体系适用法律。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各种司法解释是相互配合的,只理解其中一条很容易产生错误理解,一个案件中核心法条的运用是需要很多前置步骤的。如在一个最简单的民事民间借贷案件中,起诉状的书写,本金金额确定、利息计算、如何少缴诉讼费、被告需要的信息、到那个法院起诉、怎么立案、立案时交什么东西,都是非常具体的问题且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一个法条,只理解核心法条是没办法直接使用的。如果你说这种简单的案件我多花点功夫去学习准备也能上,那问题就迎来了分支,一是遇到复杂案件,人、物、权错综复杂,如何理清,能否在一个诉讼中解决,都是要面对的问题。二是在庭审上不知道说什么,经常遇到当事人自己开庭, 说了一大堆和案件没有关系的东西,法官频频打断,甚至两方人各说各的,法官和书记员直扣脑壳,这种被法官说是比较好的,怕的是你不懂法律,没有理解问题,回答错了问题,书记员记录,你签字确认,最终导致败诉或没有达到诉讼目的。律师的作用在此处发挥,一个同类案件经验丰富的律师往往知道如何避雷,如何最大程度节约诉讼成本,庭审上举证质证,开展法庭辩论,律师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他对法律建立了一套体系,他知道要使用核心法条需要配套使用法条。
第二,律师的核心作用在于制定诉讼策略。以刑事案件为例,有些案件没学过法律的人都能预测要判实刑,律师也知道辩护的空间不大,但是律师知道转换方向,如减少赃款的认定金额,这样不仅能够在辩护中提出罪轻辩护,还可以尽可能的为家属保留一些金钱。诉讼打掉100万的赃款金额,就少没收100万,家属就能保留100万。此处律师的作用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更大的价值。如果你说这种情况我多咨询几个律师了解他们的诉讼策略我也能上,一些谈判经验丰富的律师不会把他们的诉讼策略全盘托出,而是会只和你谈框架,你也无法按照他的策略实施,因为你不知道他第一步要干什么,即使你知道了又回到第一个问题,如何适用律师的诉讼策略。
第三,律师能帮你跑腿,能替你沟通。我个人觉得委托律师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在于律师能够帮你跑腿,除一些必须本人到场的情形外,很多情况只律师一人就能解决。试想一下,炎热的夏天,法官通知你去法院,你要顶着烈日排队过安检,无聊的坐在门外等法官,你花费半天时间最后几分钟就把事情处理好了,是多么糟心的事情。律师就是干这个的,他帮你排队,帮你等待,帮你承担跑路大半天,办事几分钟的痛苦。有钱的老板可以节约时间,上班族可以不用请假。千万不要认为法院去一两次就够了,是需要经常跑的。律师还可以帮你和法官沟通,这点简单说就是你和律师与法官沟通的最大区别是你问的全是是不是的问题,而律师沟通的是法律适用、证据采信的问题,对法官自由心证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律师是一个有门槛的职业,律师是靠这个吃饭的,如果他不适合当律师,是不用你筛选的,他自己都干不下去。委托与否全看个人,不委托事情也能推的走,只是有一些风险和摩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