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回复: 0

时事开讲第136期|全球驰援,彰显中国人的情和义

[复制链接]

4

主题

5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3-2-11 22: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土耳其和叙利亚北部地区2月6日发生强震后,中国救援队及多支中国社会应急力量正在震区开展救援工作。

●当地时间8日,中国政府派遣的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抵达土耳其,连夜投入救援;

●应叙利亚使馆和叙利亚红新月会特别请求,9日上午,中国红十字会向叙利亚地震灾区提供的首批5000人份医疗物资从北京启运,中国红十字会救援人员随机前往。此前,中国红十字会已向土耳其、叙利亚两国红新月会各提供20万美元的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

●当地时间8日,中国首支社会救援力量公羊救援队抵达土耳其地震灾区;

●截至北京时间9日,中国蓝天救援队已有100余人抵达土耳其。在机场,当地候机的旅客向救援队员起立鼓掌致意;

●9日凌晨,由10人组成的中国志愿救援联队奔赴土耳其。该团队由多家国内志愿救援协会联合组成,携带了生命探测仪等设备及1.5吨左右急需药品,预计在震区开展10天左右救援工作;

●当地时间9日中午,香港特区搜救队抵达土耳其。搜救队由59人组成,包括消防处坍塌搜救专队、消防、救护工程组人员,以及保安局、入境处及卫生署人员;

●9日,中国正加快落实对叙利亚的粮食援助项目,其中220吨小麦正在运抵途中,余下3000余吨大米和小麦将于近期分两批发运。

……

以上这些,仅仅只是截至9日为止,我国对土耳其和叙利亚震区作出的援助不完全清单。后续中,中国仍有许多支民间国际救援队正在申请或等待奔赴震区进行救援。

这不是中国人的第一次异国救援。自2001年中国成立国际救援队以来,这样的国际援救便成为了常态,每当世界有大灾难时,中国人的身影便会出现在那里。

2001年4月27日,由中国地震局、解放军某工程部队和武警总医院联合组建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正式成立。从这一天起,世界各国发生的大灾难中,我们都能看到一支身穿橘红色救援服的队伍,后背印着醒目的“CHINA”字样。这支代表着中国力量的救援队,为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事业作出了贡献。

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北部沿海地区发生6.2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5月22日至30日,中国救援队30名经验丰富的队员携带约4吨重的轻型救援装备和3条搜索犬,前往开展国际救援行动。这是中国救援队首次参与国际地震灾害的救援行动。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由15名经验丰富的队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飞赴日本受灾严重的岩手县大船渡市参与救援工作,21日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回国。中国国际救援队是首支抵达和最后撤出这一灾区的外国救援队伍。

随着中国国力与经济发展,中国民间的救援力量也在逐步发展、壮大,并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争。

这次最早出发的公羊救援队,2008年诞生于杭州,是我国成立的首支社会救援力量。成立至今,已经承担国际国内救援任务287次(其中跨国救援行动16次),成功救援7888人。

此外,浙江多个民间救援队也在为参与土耳其地震救援积极准备。省红十字会目前已接到杭州、绍兴、金华、湖州等地多支民间救援队伍的申请,希望参与土耳其地震救援,他们已把这些申请递交到中国红十字会,后续会根据安排,派出合适的队伍和人员前往土耳其或叙利亚参与救援工作。

中国在土耳其华人华侨也自发组织赈灾,当地华人筹集到的帐篷、睡袋、毛毯等第一批赈灾物资已运送到土耳其有关部门。

2

中国人为什么爱帮助别人?灾难面前,中国为什么会全球驰援?

首先是中国人有“情”。这种情,深植于我们的中华文化之中,无论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还是当下所倡导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都源于中华民族讲信修睦、善待他人的传统思想,塑造出中华民族敦厚平和的禀性。

什么是有情呢?就是互相帮助。

整个地球,就像我们读书的一个班,只不过这个班大了点,有200多人(国家和地区)。人都是有感情的,国家也是由人组成的,那么互相帮助就是这种情的驱动。

国与国的交往就像人与人的交往,相互间会吵架甚至打架,但是大部分时候会开开心心地在一起玩,玩着玩着熟悉了有天聊了,也就会互相帮助了,比如下雨了你没带伞那我俩就撑一把,你摔跤衣服脏了我正好多了一件借你穿之类的。

这3年来的全球疫情经历,也正说明了这点,有来有往,互相帮助。开始的时候,是许多国家给我们赠送口罩,后来全球蔓延的时候,是我们向外支援,不仅捐口罩,还捐疫苗,最关键的是将我们的防疫心得与抗疫经验进行了全球分享。这期间,我们去帮助了80多个国家,派医疗队、捐物资,都是这种情的体现。

2015年也门内战,571名中国公民分别从亚丁港和荷台达港,乘中国海军舰艇安全有序撤离也门。在也门纷飞的炮火中,中国海军舰艇不仅顺利完成本国撤侨任务,还帮助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当时,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由衷地说:“中国的行动,再次验证了一句谚语: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特殊时间、特殊事件,方能见证中国人的大爱之情。

3

驰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义”,这是大国的担当与责任。

中国人的品格中,有相当可贵的一点就是:自己吃过苦,所以看不得别人苦。

中国人的性格中,有相当突出的一点就是:义薄云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共同理想,熔铸了中华民族之“义”。

这样的民族性格,决定我们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也同样具有自己的国家性格,“义”字当头,对朋友有义,对别人有义,在别国有困难时,总会千方百计的地伸出援手。

远的,比如几十年来一直援助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

当年坦桑尼亚、赞比亚两国需要建一条铁路支持两国经济。两国政府曾一起向世界银行和西方国家等申请,但遭到了拒绝,因为它国评估后觉得不合算。此时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想到了中国。最终,中国拍板决定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并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和物资等援建坦赞铁路。

中国援助非洲的原则完全从国际主义出发,还派出了医疗队,帮助非洲当地人民。

阿尔及利亚独立时,法籍医生全部撤走、国民缺医少药。阿尔及利亚逐向世界求救。中国政府得知后,第一个派出了医疗队,开创了共和国援外医疗队的历史。从此,援非医疗队成了一项制度,至今已有60年。

2014年,西非国家爆发埃博拉疫情,形势严峻。中国第一时间向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并派遣医疗专家组,提供生物实验室等紧急救护设备和设施。 “别人因埃博拉走了,中国因埃博拉来了”,改编自利比里亚当地民谣的歌曲《消灭埃博拉》,颂扬着中国的“义气”。

半个世纪以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履行责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今天的中国已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地区组织建立起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这是中国用真诚、帮助与担当,换来的“朋友圈”。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厅,悬挂着两幅中国绘画作品——《互动的世界》和《共同的家园》。前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评价,这两幅画折射出中国在世界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不仅是理念倡导者,更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实践者。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EAhQnW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