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群主贴了一张图,关于现在年轻人很累的话题。群里展开了一些讨论,我觉得很有意义,因此把它记录下来。
我:
年轻人是累
我:
每一代都累
A:
这两代明显更累
我:
可能吧,时代红利吃完了
我:
我记得以前有个段子,说80后是最惨的一代,后来说90是最惨的一代,现在好像轮到00后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
是不是我们的社会一代不如一代了
B:
是阶层在不断固化
也有可能是人啊,年纪大了以后,那种无法抑制的对过往的怀旧和对年轻人的优越感在作祟。人是很奇怪的,对现在总是抱怨的多,对未来总是期待的多,对过去总是美好的多。
B:
那可能是人,一代人还不够拼?就是社会发展慢下来了,以往的各种矛盾爆发出来了,红利不够,阶层固化,年轻人看不到希望
我:
这些客观因素都是存在的。红利少了,年轻人的数量也少了啊
B:
那是这几年少了,要记得17年新生儿还是1700万
B:
我们这一代都是两千万左右的
D:
可能是高昂的房价加速了各种矛盾 如果房价回到合理的价位 按照现在年轻人年薪20+ 生育 消费 这些不是问题
B:
再说少了能少多少?难道好的岗位是千万级别的?能达到百万级别就不错了,起码大家努努力还能够得着,现在能一样吗?好的岗位竞争都是上百比一
B:
年轻人20万一年收入也就10%左右
B:
没有代表性
B:
而且生育这个,十年内绝对500万
B:
所以推迟退休什么的绝对性事件
B:
包括大量的老师大规模失业,都是看得到的事情
我:
B:
就是,以前很多矛盾还能在经济快速发展下掩饰,现在就不行了
我:
年轻人的比重一直在下降,按理说整体竞争压力也在下降。那为什么年轻人压力还是很大?前面说好的岗位有没有千万级别。怎么才算好的岗位?年轻人为什么都要去大城市?小城镇为什么都看不太到很多年轻人?最开始的例子里,几个211的研究生如果到小城市生活会不会不一样?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教育和资讯的发达,让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开了眼界,也让很多以前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走向了大城市,跟其他人激烈的竞争生活品质。我把它看成是结构性的矛盾,一边年轻人在大城市受房价压迫,一边小城镇年轻人寥寥无几。这就是所谓城镇化带来的。如果年轻人不去大城市接盘楼市了,房价还能维持吗?这就是现在世界的游戏规则而已。
B:
这就是为什么大佬说改革到了深水区,因为剩下的都是要砍向既得利益者,比如*****,这种很正常的事情推了那么多年都没有出来
C:
年轻人这个概念太宽泛了,再划分一下,一部分是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这部分人太多,工作岗位少,另一部分是没上过大学的年轻人,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很多,而且薪水不低
D:
现在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的观念和需求也变了 以前大学毕业的还能让他们倒个水端个茶 现在是办公室的整洁卫生我看不过去自己下班后整理打扫一下 做错了重话也不敢说一句 要小心伺候着他们 所以我们部门不怎么招应届生 情愿招在社会上滚打过几年的本科生 不是985的也欢迎
我:
大白话说,就是年轻人想去大城市发展,很好,没问题,国家也鼓励这么做,那就要接受大城市的诸多问题,房价高,交通拥挤,竞争激烈等等,这跟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如果年轻人选择去小城市发展,那也很好,虽然工作机会没有那么多,工资也没有大城市高,但整体竞争并没有很激烈。如果你是211研究生毕业,高学历,要回到小城市发展,那更好,带着高技术人才光环,能在城镇,农村享受到更好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这就是现在的现状,而不是年轻人一味的往大城市挤,一边想要争取更好的工作和待遇,一边抱怨房价高,路程远。选择不同,结果不同。并没有说孰优孰劣。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f7sigP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