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宋桔丽 肖鳕桐
2022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因时因势出台措施、全心全意服务企业,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带动区域经济实现了稳定持续高质量发展。
杭州高新区(滨江)全景,徐青青/摄
数据显示,2022年,杭州高新区(滨江)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5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近1600亿元,总量列全市第一;新设企业超1.55万家,新增上市企业6家、累计69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累计44家;引进各类人才3.8万人,其中应届毕业生近1.5万人,列杭州第一;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79件,连续两年获浙江省“科技创新鼎”。
素有“天堂硅谷”美誉的杭州高新区(滨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杭州高新区(滨江)如何找准跑道、抢抓机遇、创新制胜,闯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滨江路径、高新模式?
12月30日,中共杭州市滨江区委六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动员全区上下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战略方向,坚守“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高新定位,进一步树立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联动,以创新要素的集聚和创新生态的营造,不断塑造高新区(滨江)发展动能新优势。
锚定高质量发展,该区具体将从“四个高”方面着手,即高标准推进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高效能推进营商环境国际化和高品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比如,在高标准推进产业体系建设方面,该区将打造5镇3谷产业新地标,深化智造供给、数字健康、白马湖创意小镇、物联网小镇和互联网小镇5镇建设的同时,围绕视觉智能核心产业,培育万亿级产业生态圈,高质量建设中国视谷;围绕信息安全产业,高质量建设中国信息安全谷;围绕极弱磁大设施,推进产业孵化平台建设,高质量建设国际零磁科学谷。
加大前沿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和集聚,是高新区(滨江)迈向更高发展的必由之路。下一步,该区还将加快谋划杭州江南科学城建设。主动抢抓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机遇,进一步向白马湖、回龙庵山区域集聚高端创新平台,统筹配置土地空间,融合生态、文化、科创资源,实现创新、产业、生活无缝衔接,打通“原始创新最初一公里”和“产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全力建设“国际零磁科学谷·杭州江南科学城”。
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效果图
此外,该区还将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全力做好营商要素保障,积极创造更为高效便利的服务供给,全面构建立足滨江、面向全球的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创业环境。
2023年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作为亚运主会场所在地,接下来,该区将紧紧围绕“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滨江印记”,加快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实现城市品质新飞跃。同时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实践样板,推进普惠型公共服务、共富基本单元和现代基层治理先行示范。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JGWW1L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