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不值得入手?索尼α7C II、 α7C R全幅微单上手玩!】国行发布会,Beta受邀首批现场试机,废话不多说,直接说感受。对于索尼发布的两款新机继承了自家α7 IV和α7RV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增强了防抖、 对焦以及AI功能加持,与此同时,新机还保持了 “小七” 系列的 “真·微单” 设计,真正满足了高性能和小巧便携的需求。
之前有小伙伴在问,有了α7C是否有需要升级到α7C II或α7C R?
相较于初代 “小七” 二代和高像素的CR改进还是挺大的,并不是说初代不够用,主要还是看个人需求,如果说做个对比,就相当于α7 III和α7 IV以及α7R V的性能差别。
而从索尼这次发布会的介绍来看,似乎初代和α7C II以及α7C R的关系是这样婶儿的,α7C II似乎会和初代一同售卖,初代并不会停产。
相较于α7 IV,“小七” 二代提供了7档机身防抖(α7 IV则是5.5档),重量仅514(α7 IV则是658),支持导入Lut;
妥协部分:
EVF取景器236万点(α7 IV为368万点)、单卡槽设计UHS-II SD(α7 IV双卡槽,支持CFexpress Type-A)以及Micro HDMI(α7 IV则是全尺寸HDMI);
价格上小七二代13999元,α7 IV则是16999元,你会怎么选呢?
索尼α7C R主打便携高像素,相较于同为高像素版的α7R V妥协了连拍速度,每秒8张(α7R V为10张),不支持8K视频(α7R V支持25帧的8K视频),7档防抖(α7R V为8档),EVF取景器236万点(α7R V为944万点),104万点侧翻屏(α7R V为210万点4轴翻转屏),单卡槽设计支持UHS-II SD(α7R V双卡槽,支持CFexpress Type-A)。
获得了515g(α7R V重量723g)的重量以及20999元(α7R V售价25999元)的首发价格,你会怎么选呢?
说完这些参数上的对比,聊下实际上手的感受
小七系列主打的就是小巧轻便,二代同样延续了这一特点,我们现场与此前发布的截幅机A6700做了一下对比,这个体积就是相当的诱人了,一款全幅机这款这个体积,个人已经非常满意了,之前Beta也说过,目前真正还在把高性能机器做小,真正在做微单的似乎只有索尼了。
体积小巧,带来的负面就是握持感差,尤其是对于新发布的高像素机型α7CR,当需要搭配长焦镜头使用的时候,尽管加大了手柄提升握持感,但确实会有些不协调,所以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为其免费提供了可以提升握持手柄,上手感受了一下,这手柄重量不大,固定在机身底部的螺口,可实现不拆卸手柄更换电池,虽然这首并不大,手感提升的还是非常明显的……不知道单卖多少钱。
小体另外一个大家担心的就是散热,这次没机会做极限测试,但现场问了下,应该采用了金属结构,散热会好一些,看到有测试过的小伙伴表示录制40分钟没有过热保护。
现场还上手了一下眼部对焦,在新处理器和AI加持下,对焦性能还是相当出色的,我们试了人眼对焦,表现非常稳定,都是对在人眼,而不是睫毛啊,下眼睑等奇怪的地方,非常可靠,即使是面对运动的人物,也依旧可以抓的紧紧的。
新机考虑到现在视频和直播用户的使用需求,支持直接套Lut以及创意外观,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 直播环境,对细节进行调节。
机器再好也要有好的镜头来拍,这次索尼还完成了大三元的完整换代,并且在保证了高素质的前提下,做了小型化设计,一套新大三元,比一套初代大三元整整轻了一台α1机身的重量。
新镜头除了轻量化设计外,还针对拍照和视频用户都做了相当的优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呼吸效应的抑制,即使不开启机身的呼吸效应补偿,也几乎看不出什么呼吸效应,并且对于16mm端的畸变控制的也是相当的出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总的来说,索尼的小七系列在保持了高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小机身体积,让拍摄更加轻松便捷,非常适合扫街、 旅行、 Vlog拍摄,这次还针对风光等高像素需求用户推出了α7CR,让这一部分发烧友、 准专业用户也可能享受到小巧带来的福利。同时作为呼应,自家的镜头也在朝着小巧轻便来转变。各位小伙伴对两款新机是什么想法可以留言聊聊。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qhYPsKL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