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回复: 0

中国高铁离不开日本螺母?日媒扬言无人能造,如今使用率不足1%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7-31 15: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了日本螺母,中国高铁啥也不是。”
高铁已然成为中国发展的一张名片,然而日本却表示,中国高铁全靠一种日本60年前发明的螺母,而且中国照着图纸都造不出。

难道一枚小小的螺母就能卡住中国脖子?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一、中国高铁离不开日本螺母?

这款螺母名为哈德洛克,广泛应用于日本新干线、飞机和桥梁建设。因其所谓“永不松动”特性,也被世界各国高铁建设青睐。美媒曾称赞道,“日本工艺值得信赖。
上世界80年代,德、法、英等欧美发达国家开始进行高铁建设,由于高铁时速过快,运行时会产生高频、剧烈震动,普通的螺母极易松动。为了保护运行安全,也是节省人力维修成本,日本“永不松动”螺母成为各国的不二之选。
到了21世纪,中国高铁也来到了快速发展期。彼时中国计划一年建造1000列高铁,按照每辆高铁5000个螺母计算,每年所需的螺母高达上百万。从自研到生产又将耽误一年半载的时间,为了加快建设,便也向日本订购螺母。
日本一边接受着海量来自中国的订单,一边嘲讽道“号称基建狂魔的中国,照着图纸也造不出日本螺母。”甚至当中国高铁的时速达到486.1公里,远超过日本新干线时,还大言不惭的表示,中国高铁有如此成就,全都靠着日本。
二、永不松动的螺母?不过是古代中国智慧
日本螺母能做到“永不松动”,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其原理却十分简单。只是将两个螺母做成凹凸斜面,组合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楔子,在拧紧以后,螺母就被牢牢的压在螺栓上,几乎不可能松动。
中国古建筑协会会长肖厚忠表示,“这个原理同中国古代的榫卯结构一致。”在中国河姆渡遗址就已经有使用榫卯结构的建筑,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而纯靠榫卯结构搭建起来的国清寺,已经屹立了1000多年。

该螺母的发明人若林克彦,也在采访中表示,设计灵感来源于唐朝时期传入日本的佛教寺庙。其建筑风格也都效仿我国古代。简而言之,这事实上是古代中国的智慧。
古代中国智慧影响现代科技的例子远不止于此,甚至是在高新科技领域。早年日本为了对抗人口老龄化,投入上亿资金,发现“元气因”物质能激活机体内SITR蛋白,其活性下降会使得机体过早老化。
中国研究团队经过2年的努力,革新提纯工艺,加入来自中国古代太岁的物质吡咯喹啉醌。国产“元气因”一经推出,其核心物质就收到多家尖端实验室求购,用于实验;《Cell》等知名期刊也有上百篇文献,证明其能大幅提升“元气因”在体内的吸收率,对SITR蛋白活性有积极影响。
国产“元气因”成熟制品受到亰东邀请,以千元价位惠及国人,受到不少中产阶级青睐。大促期间,7成用户选择回购,单日就有近万人下单,“记忆力更好,专注力更高”、“睡醒后元气满满”等评论,或许也是中国古代智慧的体现。
同时,在高铁建设平稳发展后,中国也研发出了自锁螺母,逐渐替代日货,青藏铁路和神舟飞船也均在使用中国螺母。
如今,日本“永不松动”螺母在我国使用总量已不足1%而失去中国市场,这款螺母也正逐渐没落,只能靠着日本市场的小额订单勉强度日,出口额度锐减8成。
三、能造为什么要买?
当中国的高铁逐渐换上国产螺母后,不少网友对此却表示不解,“为什么中国能造,此前却要向日本购买?”
或许对彼时的中国来说,快速建设高铁对国家发展的意义更为重大,借助经济全球化的优势,向日本购买是最省时省力的。等高铁建设步入稳态后,再研发其余零部件,开辟专门的生产线,无疑是让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如今,中国高铁已俨然成了一张名片,而为其撑腰的正是中国技术。伴随着中国高铁逐渐走向海外,中国螺母也随着高铁一同走向世界。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q0sf8ti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