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回复: 0

错峰而行的私模耳机,Softears Tremolo的悠然自得

[复制链接]

4

主题

5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3-6-16 19: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某夜,盘着腿抽着烟听着Tremolo,竟想起了N年前刚刚入坑的那段日子。由于条件着实苦逼....,当时很长一段周期内只能在几百块的入门塞当中反复横跳,但玩的也是不亦乐乎,丝毫不觉疲惫。而且印象很深的是,那时候我对旗舰塞的渴望远没有定制私模来的强烈,是因为私模有啥特殊魔力吗?当然不是,我甚至连这种形态做出来的意义都并不怎么理解,只是单纯觉得...很酷!N年后,我的这条独一无二的Tremolo,高度符合我对“酷”的这个形容词,尤其是这个流淌感爆棚和色泽饱满的面板,很难令人不爱,也直接证明了Softears 在定制领域的精湛技术和明察秋毫的审美功底。
前阵子正好赶上了成都展会,也顺便在戈声那里做了Tremolo的私模,试听、挑面板、打胶、取模、寄模具试戴、沟通要求、定版到手,这全程的体验很是舒畅,工作人员也都很耐心温柔,如果有意向去定Softears 旗下某款型号的私模,再如果能有机会接触上戈声,那就强烈建议去白嫖他们的这个“加成服务”。而关于这个加钱来的骚气面板,我估计大家在看过了Tremolo那些单一颜色的面板以后,也会决定去加个几百块来获得更符合自己口味的腔体外观,毕竟私模耳机也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物件儿,制作之前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三思后行。
选择Tremolo这条塞子作为私模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只能做私模...,而是其声色的表达方式正好迎合了我对私模的“理解”,主打的就是一个耐听。如果你是个音乐爱好者不是工作性质的需求,那么这种做完就焊死在自己耳朵上的东西,还是尽量去选择一些调味偏乐感代入的听感流型号。Softears在Tremolo身上并没有去选择多单元的架构,反而自家相对更便宜的volume、studio4和几乎同级的RSV,都是采用了既视感更丰富的单元配置,而我认为最神奇的地方就是,Softears不管是什么单元阵列都能最大化的去增添家族的优势特征,“一耳朵舒适”就是其一,Tremolo在我眼里的定位呢,就属于是把舒适感发挥到极致的那一款型号。
话说这样的一副私模,竟然也要讲究一定的搭配和折腾!亲身体验,我在拆快递以后盘了几秒的腔体,然后就兴奋的把它戴上耳,连线我都随便找了条3.5的赶紧接上(这是挖坑的点...),然后就觉得:“哦?味儿挺浓啊,挺舒服”。再然后:“诶?细节凸显不太够啊?原来是hufi塞啊”。的确,Tremolo那偏肉和偏缓的结像确实脱不开“hufi”的这个标签,即使经过多种的搭配和折腾也不会削弱太多的hufi“迹象”,但随后也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除了前面提到我对私模的“理解”,这份喜爱当中也涵盖了多年的听音积累形成,没办法,我对打磨圆润、丝毫不锋利的声音似乎一直有种天性喜好。
接着继续讲讲给自己挖坑的点,首先我并没有忽略动圈煲机的必要流程,Tremolo那10mm的镀铍振膜也确实欠煲,能感觉到调音师在预设阶段时已经尽量压制这颗单元的“刚性”,那所剩的一点必要的刚性在一定时长的煲机后会彻底显现出来。而这都不是重点,在开始给我造成hufi味儿太浓的罪魁祸首就是我随便找的3.5线和随身抓起的Space Lite。单端线材的浓郁加上Space Lite略沉厚的低频残响,让我上耳的惊喜被打破一半,好在换了官方钟爱的4.4平衡原线以后再接个像样的播放器,就瞬间挽回了另一半的惊喜。
所以这条塞子的正确触发方式就是尽量选择4.4平衡口去触发,前端上的推力尽量给点别吝啬,而私下有烧友和我交流说出厂默认的海绵塞会压制高频的明亮度,我摘下来也确实提升了一点高频延伸和明亮度,但说实在的作为一名油耳+爱产耳垢的buff型选手,我是不太放心将这条塞子裸奔,所以我选择用R6 Pro二、CA1000T类似的前端去适当填充一下高频的信息量和延展。又说实在的,即使不考虑前端的适配性,Tremolo柔润饱满的音色条件也足以掩盖极高频段的这个对应短板,极致的细节体验在欣赏音乐时(尤其是流行乐)可能真的不需要...,而且呢,加上海绵塞以后有个重要保证就是,它能更大化的保证你今后在听渣录音和贯穿式的齿音、嚓声时,不会心里“受伤”,润就完事了,安心就完事了。
很难不承认Tremolo拥有极为娴熟的调音手法,它这般容易令人平静的声音有点像之前大火的Folk,也同样是瞬态没那么快起快落,不会产生太多的焦躁感。但我认为Tremolo在全频特性的统一度上还要明显强于Folk,Tremolo更像是那个将厚润感贯彻到底的情感机器,毫无割裂感,德芙般丝滑。相比手头的Twilight,Tremolo在声场的开阔性和声像的立体感上要逊色与它,但论人声气息上的韵味,很明显Tremolo要表达更真切更代入,它对轮廓的打磨更大胆更柔和,这也让自身具备了较高的辨识度,中意的烧友前来下单那绝对是听完公模以后怦然心动,就像我右耳后侧雕刻的“Flipped”一样。
考虑到动圈单元在私模腔体中的不可控性相对较大,Softears特意在这条塞子的腔体内增加了止震抑制反射障占板和通导气流控制技术,基本原理在官方详情中详细介绍,就不再赘述了。而这个经过精准泄压后最大的好处我认为是频段之间的能量积攒不会混合在一起,这对Tremolo三频的独立性起到了很大帮助,这里解释下我对“三频独立”和“三频统一”的理解,首先这两绝对不起冲突,我所表达三频独立的意思更倾向于器乐和人声和低频的分离上,而三频统一呢,就是听起来不断层,听起来是有相同特质且整体顺滑的。Tremolo大概就是以上两点兼容很好的类型。另外它的低频表现应该是吃到了不少腔体两大驻波控制技术支撑的好处,低频在宽大量感的形体上做出了很舒服的低频打击质感,还不显得浑浊,很独特的一种体验。
在越来越多样化、延伸性更明显的调音环境下,Tremolo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本分、纯粹的调音理念,这东西压根就不带有什么激进的路线,看起来有点佛系不在乎征讨,但实际上它在很多烧友眼里已经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就像头号玩家里大家都按照常规跑道火速向前,结果主角摸爬滚打选择了反向开车,结果就神不知鬼不觉的就通关了。像Tremolo这种适当避开高峰路段去行走在悠然自得般的小道上,反而走的更加顺畅,也更值得静心下来去欣赏。
查看文章精彩评论,请前往什么值得买进行阅读互动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p6DrrMA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