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回复: 0

《寻古中国》:三星堆如何造就璀璨的青铜文化?

[复制链接]

6

主题

9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23-6-12 22: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延续近百年的考古大发现,揭开了古蜀青铜时代的层层面纱。是谁造就了如此璀璨的青铜文化?它何以成为青铜时代的文化高峰?在抽丝剥茧的考古探寻中,神秘古蜀国的轮廓逐渐清晰。今晚,央视《寻古中国·古蜀记》播出第三集《三星夺目》,通过新亮相文物和新研究成果,感悟三星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绚烂繁荣。
3000多年前的丝织物
为发现古蜀文字提供可能
近百年来,三星堆考古发掘陆续展开,1934年,首次出土器物600余件;1986年,1、2号祭祀坑出土器物1700余件;2020年,3至8号祭祀坑出土文物1.5万余件。三星堆见证了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向今人讲述着古蜀文明的传奇,以及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发展。
自2020年伊始,一场大型综合性考古在三星堆遗址展开。它是一项史无前例的科技考古。考古舱采用恒温恒湿的钢架玻璃搭建空气调节系统实时动态监测各项环境参数。
2022年6月14日,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这件宝物被誉为7号坑“镇坑之宝”,终于成功提取出来。它的独特造型前所未见、令人惊讶。宝物分上下两层,四角刻有生动的青铜龙头,里面还藏着一件玉器。但更大的发现不止于此,宝物表面发现大片丝织物残留。这说明什么呢?蜀地历史悠久的丝织工艺,具有了更多考古实证。葵中蚕之“蜀”字,西陵氏嫘祖和青衣神蜀王蚕丛名号等传说,或表明四川是中国丝绸重要产地之一。但由于丝绸在潮湿环境下难以保存,尚未在西南地区发现夏商时期的丝绸实物。
三星堆祭祀坑中的丝绸残留物填补了以往考古发掘这一空白。这些3000多年前的丝织物,也为发现古蜀文字提供可能。
为了完整复原数千年前的三星堆丝绸,考古人员请来非遗蜀锦织造大师帮忙,大立人服饰获得非遗蜀锦织造大师的青睐。
青铜大立人像通高2.62米,体重180公斤,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中体量最大,是当之无愧的 “铜像之王”。大立人头戴高冠,双臂呈环抱状置于胸前,赤脚站立在方形神兽底座上,身着三层纹饰繁复的精美礼服,礼服上的纹饰则象征着织绣纹样。
通过测量丝绸残片经纬线的粗度与密度,研究者复原出七片薄厚不一的丝织物并推测经纬密度大且厚重的织物或是三星堆人书写的载体。
青铜器揭开古蜀先人
青铜铸造技术的秘密
2022年6月,一尊青铜神坛在三星堆遗址8号坑内成功提取。这座神坛结构复杂、造型精巧。下方的镂空底座上有13个小人。据已有造型估算祭坛完整高度约为1.5米,或是古蜀人想象中的人神沟通场景。通过X射线探伤机扫描神坛内部结构,竿与竿,竿与人手之间有着精巧设计,采用分铸方法将各个部件分别铸造,再通过铜液铸接连接成为一体,揭开古蜀先人青铜铸造技术的秘密。
要打造如此数量众多的青铜器,耗费的铜料矿石来自何方呢?研究者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对青铜碎屑所含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分析,为研究三星堆铜器原料来源提供信息。
《华阳国志》记载蜀地产铜,营盘山先民进入成都平原穿越的龙门山脉,产有“璧玉、金、银、珠、铜”。三星堆使用的各类原料是否取自龙门山呢?研究者在成都平原附近广泛采集矿石,希望建立矿石与青铜器的对比与连接。仔细观察三星堆文物,便会发现一个现象。玉琮极度类似良渚文化出土的同类器物,陶盉、玉璋、铜牌饰等深受二里头夏文化影响。铜罍、铜尊等青铜器深受殷墟商文化影响。三星堆与中原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器物是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记录者。
三星堆时代落下了帷幕
文明的脚步不会停歇
三星堆为何会消亡呢?排除自然灾难等外部可能性,考古学家们聚焦三星堆内部,可能是古蜀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可能是一个重大的突发事件,迁都前先人或将神庙中的神器分别埋葬,尽管三星堆时代落下了帷幕,然而文明的脚步不会停歇。
通过三星堆遗址的大量文物遗存,我们了解到古蜀青铜时代的发展脉络,实证了古蜀文明融入中华文明的进程,期待考古人发掘出更多的实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带我们更深入地感悟辉煌灿烂的古蜀文化。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编辑 刘永豪 实习编辑 王淇 供图 主办方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p0jiWpS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