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日,洛佩希窜台事件闹的沸沸扬扬。作为美国政府的“三号人物”,洛佩希是25年来美国访台的最高级别官员。而巧合的是,就在一天后的大洋彼岸,原本计划当天进行的《台湾政策法案2022》(The 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以下简称《法案》)立法投票,因故可能被推迟到9月,据报道对该法案的审查已多次被推迟。
该《法案》如果投票通过,有以下影响:
1.会为美国军事介入台湾事务铺路
《法案》在军事上的表述是相当激进的,包括:
扩大武器提供范围。将向台湾提供的武器从“防御性”扩大到“有助于阻止侵略行为的武器”;
加强与台湾的安全合作,并以其他方式阻止台湾被侵犯,无论正式外交地位如何;
设立台湾安全援助倡议。授权四年内提供45亿美元的外国军事资助,并优先考虑台湾的援助请求;
定期评估风险,提供防御训练。联邦政府将定期评估、规划和威慑台湾的外来侵犯风险,并建立一个全面的训练计划来提高台湾的防御能力;
提高战争储备库存,提升台美军事关系。将年度战争储备库存从2亿美元增加到5亿美元。通过将台湾指定为“主要的非北约盟国”来加强美国对台湾安全的承诺;
提供信息舆论战指导。为台湾的私营和公共部门制定和实施战略指导和能力建设措施,以应对的虚假信息、网络攻击和宣传;
建立制裁制度,威慑针对台湾的敌对行动。
2.会为台独势力拓展“外交”空间
《法案》也积极拓展台湾外交、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对外交流,包括:
- 放开邦政府官员与台湾政府官员的互动,推进《台湾旅行法》;
- 将“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
- 促进台湾融入和参与国际组织的政策。指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和其他相关代表促进台湾融入和有意义地参与国际组织;支持台湾参与美洲开发银行;
- 加强经济合作。考虑将台湾纳入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并在台湾建立海关和边境巡逻预清关等;
- 设立访台奖学金。为美国联邦政府部门的雇员设立奖学金交流项目,可台湾学习、生活和工作长达两年,推进美国的价值观和利益,加强与台湾的战略伙伴关系。
《法案》可以看作1979年《与台湾关系法》的升级版本,其中无论将台湾指定为“主要非北约盟国”,还是将“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这些看似提升了台美的关系层次,但实质上台湾只是美国用来牵制中国的工具,这一定没有任何变化。美方动作越大反而说明,美国越来越中重视中国这个实打实的竞争对手。
同时,我们确实也看到了《法案》中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在不断扩大、深化,但美国暂时仍不敢撕破脸,否定“一个中国”政策,现在更像是在不断试探中国的底线。
“一个中国”政策是中国的底线,是不可触碰的。美国政府也深知这一点,声明不同意《法案》中“与美国政府长期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相矛盾和相抵触”的内容。对美方的挑衅和越界行为,中国也必将进行坚决的反制。我国对佩洛西窜台的表态已经表明了我们的立场。
最终,《法案》需要赢得足够的支持才能在众议院通过,之后必须得到拜登的签署才能成为法律,中间必定还有很多变数。
欢迎大家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