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回复: 0

医药世家出身的他,比商人还精通生财之道,光靠借钱就成了大富豪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7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2023-5-16 20: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生于浙江余姚的黄楚九,打小便受到医学的熏陶,从曾祖父起,祖辈都是小有成就的医生,家里代代为医,足以称的上是医药世家。
并且,就黄楚九本人而言,由于家庭的熏陶,他自小就学习医术,并略有所成。曾在年仅十几岁的年纪,偶尔代替长辈帮患者看病,诊断结果准确无误,足以被认为在学医方面是颇有天赋的。
可是,出生于医药世家,并且自身颇具医学天赋的黄楚久并没有选择继承祖辈的衣钵,继续选择当一名医生,反而,另谋出路,选择成为一名商人。
究竟是什么让黄楚九的人生轨迹产生了这样的变化呢?
时代动荡,谋生所需
黄楚九出生之际,正值晚清,社会动荡,百姓生活颠簸,流离失所,在当时那个年代,很多人不仅吃不饱饭,甚至活生生被饿死的,都大有人在。
对于黄楚九一家来说,此时的局势也不容乐观。社会的动荡大大地影响了黄楚九一家的收入来源——百姓穷苦,自然有钱看病的人也就少了。
收入来源的缩减直接影响到了黄楚九一家的生活品质,但好在,由于家庭还略有些家底,父亲仍然能时不时帮别人看一下病,有些许微薄的收入,日子虽然辛苦,但倒也过得下下去。
但是,黄楚九父亲的突然逝世变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这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
在父亲逝世后,黄楚九一家的日子变得艰辛起来,失去了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大家不得不节衣缩食。
但没有收入总归是不行的,再怎么节衣缩食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作为家里的男丁,黄楚九左思右想,终于有一天,下定决心打算承担起养家的重担。
该如何才能挣到钱呢?哪里才会有更多的挣钱机会呢?黄楚九默默的在心里问自己。突然,脑子里一个念头闪过—上海!
作为当时中国少见的繁华的城市,上海有着比其他城市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大的成功几率。当即,黄楚九便决定孤身一人前往上海,以期能够挣到钱,改变目前家中窘迫的现状。
在告知家中母亲之后,黄楚九便带着少许的银两和祖传下来的医书,动身前往上海。
上海的繁华,上海的热闹,上海的纸醉金迷,黄楚九还未到上海时,便略有耳闻。
只不过,真正待人到上海时,黄楚九才意识到,原来略有耳闻跟眼见为实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上海的繁荣确确实实令黄楚九震惊。
但,黄楚九并没有因为上海的乱花渐欲迷人眼而乱了心神。
他带着他所剩无几的银两,到处奔波,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但因为年龄尚小,又没有什么工作经历,黄楚九屡屡被拒之门外。
心灰意冷的黄楚九漫不经心地走着,突然,他听到了小贩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看到了拥挤的人群和摆着各式各样小玩意儿的小摊。
黄楚九默默的看着,他注意到有的小摊人流就没有停过,时不时小摊摊主就能成交一笔单子,收到一笔款。虽然每次款数不多,但积少成多,一天下来,数量应该也颇为可观。
当即,黄楚九便相中了小摊生意,打算自己也摆一个小摊。小摊成本低,收益可能也不太高,但对于现在,遭遇了那么多次工作闭门羹的他,或许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机会。
抓住时机,不畏困难
决定摆摊之后,黄楚九便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祖传的医书,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原来,黄楚九竟是想摆摊卖药丸,而药丸的制作过程,在自家的祖传医书上全都有所记载。
在家自己看了几天医书,又认认真真地制作了几天的药丸之后,独属于黄楚九的小药摊便在那日热闹的街道口摆了起来。
那日的街道口名叫城隍庙口,是当时上海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黄楚九的叫卖声也与其他小贩的叫卖声混杂在一起,此起彼伏。
由于黄楚九所卖药丸效果良好,并且价格实惠,黄楚九的药摊生意越来越好,黄楚九的生活也越来越有声有色。
这时的他,不仅能够满足他刚来上海时的初衷——养活家人,而且渐渐地积攒下来一些存款。
在日常生活得到足够的保障之后,黄楚九便萌生出开一间药店的想法。但开药店是继续卖中医药丸还是卖西药呢,这对于黄楚九来说很是纠结。
作为祖辈都是中医的黄楚九来说,显然,卖中医药丸他更有经验,而且也更加懂得药品的门道。
但与此同时,黄楚九却注意到,相较于中药的慢慢调养,西药以见效极快的方式正在悄悄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由于在短期内的治疗效果方面,西药比中药见效快,因此,人们更愿意购买西药,而拒绝选择到中医堂去看病。
于是,黄楚九便决定跟随大众的倾向,开办一家西药房。
创办西药房的想法已经成型,但是创办西药房的资金却远远不足。由于西药当时刚引入国内,价格非常昂贵。
因此,想要开一家西药房需要巨额的资本,这对于靠小摊获得收入而积攒下存款的黄楚九来说,他的存款余额与创办西药房的资金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但是,黄楚九并不打算放弃,他日思夜想,深思熟虑,终于想出了一个方法——借钱开医药房。
开一间西药房的巨额资金怎么才能借到呢?这可不是像寻常人家说要借点碎银子糊弄一下生活那么简单。
黄楚九日思夜想,始终想不出来身边有谁有能力且愿意借给他这么一笔巨额的资金。不过,黄楚九倒也没放弃的念头,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黄楚九想开一间西药房的心情与日俱增。
突然有一天,他灵机一动“如果一个人没有那么多钱借给我,那么一群人总该有那么多钱了吧。我所需要做的是得到很多人的信任,成功借到他们的钱,那么我就有资金创办西药房了。”
俗话有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黄楚九自己也曾有过借钱的经验。他深谙,如果想让一个人把金额较大的钱借给你,那么对方就需要保证你是一个讲诚信的人。
于是,黄楚九就开始了自己的借钱巧计。
黄楚九先向身边人借小钱,然后把借来的钱放进箱子里,不动这些借来的钱。等到到期该归还钱的时候,黄楚九按时归还,并且附上了一定的利息。
这样有借有还几次之后,黄楚九借钱就容易多了,并且树立了一个有借有还的诚信形象。一回生二回熟的,大家也都更相信黄楚九,愿意把钱借给他。
黄楚九有借有还形象树立起来后,便吸引到了当时在上海的一帮公子哥们的注意。这些公子哥们,靠着祖辈的遗产,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听闻黄楚九这一事件,便纷纷商量着可以把钱借给黄楚九,求个赚个利息,图个零花钱的想法。就这样,在黄楚九多次信守承诺的借款下,黄楚九能借到的大洋数目越来越多。
终于有一次,黄楚九凭借着自己良好的有借有还的名声,成功借到了3000多大洋。而这笔钱,便足以让黄楚九开设西药房的想法成真了。
于是,在1980年,黄楚九在中国上海成功开设了第一家中法大药房以及眼科诊所。药房同时销售中西药品。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药房开设仅仅一年的时间内,黄楚九便凭借着这间药房赚到了一万元大洋。
自此,黄楚九也鲤鱼跳龙门,一跃变成了上海新药业响当当的创始人之一。而这步的成功,也为黄楚九日后成为一名亿万富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步步高升,开疆扩土
继第一家中法大药房成功之后,黄楚九并没有从此就安于宿命,相反,他更加的积极进取。在32岁那年,黄楚九推出了第一个本牌药——艾罗补脑汁。
他采用中药西式包装的方式,同时宣称艾罗补脑汁可以长智慧、祛白病,这种宣传方式让很多人心动。
因此,凭借着艾罗补脑汁,黄楚九的中法大药房门前每日人来人往,药房每日收益十分可观。
随后黄楚九又相继推出了龙虎人丹、百龄机等一百多个本牌药,同时拥有21个医药相关类企业,黄楚九凭借自己的药业集团,稳坐住上海新药业大王的位置,成功在上海药业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新药业界的成功并不能够满足黄楚九的野心,他开始不断涉足新的领域。
在上海滩首开大众化游乐场的先河,满足大家的休闲娱乐生活,同时开设楼外楼茶座,让茶客们一边饮茶听戏,一边远眺外滩景色,并且创立上下五层的大世界娱乐场所,戏法、说书、弹词、清唱应有尽有,包罗万象。
值得一提的是,1917年7月14日,在上海大世界游乐园开幕之日,正式黄楚九跟随母亲来到上海三十周年的日子。
三十年前,黄楚九还是一个为了生计疲于奔命,在城隍庙口为了卖药陪着笑脸的穷小子,三十年后,黄楚九已经一跃成为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了。
不仅把自己当初想开设的西药房创办的有声有色、日进斗金,同时涉及娱乐、茶馆等新领域,并且在这些领域,也混得风生水起,赚的盆满钵满。
上海大世界开幕之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黄楚九站在大世界的楼上,看着这一盛况。一时间,仿佛游客和财富像潮水般向他涌来,将他置于亿万富翁的宝座上,而他也享受着这一刻的殊荣,久久难以忘怀。
在上海大世界正式营业之后,黄楚九又把眼光放在了其它产业上,他陆续开办了戏院、浴室、烟厂等产业。但由于创办上海新世界已经投入大量资金,此时黄楚九开办的戏院等诸多产业均是借钱完成的。
随后,黄楚九又把眼光投向了地产行业。同样,由于自身没有足够的资金,他再次借钱买地皮、造房子,然后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希望能够以此获得财富。
但是,他不曾想到的是,由于资金回收不起来,资金链的窟窿越来越大,他的负债也越来越多。
最终,黄楚九的商业大厦也在这越来越大的窟窿中土崩瓦解,化成一滩沙。1927年后,黄楚九因遭人打击,从此重病缠身,并于1931年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黄楚九死后,他亲手打下来的江山,名下所有的产业,在短短几日之间,竟全部换了人,着实令人唏嘘。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oSidZyB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