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回复: 0

巨亏39亿后,再亏27亿!实体店越来越难了?

[复制链接]

7

主题

7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23-5-7 01: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的线下商超领跑者,如今变成了亏损大户:2021年巨亏39.44亿元之后,2022年永辉超市继续亏损27.63亿元。
01
亏损27亿、开店36家
近日,永辉超市发布了2022年年报。2022年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收入900.91亿元,同比下降1.07%, 归母净利润-27.63亿元,同比减亏29.94%。
图来源:永辉超市公告。
这是永辉超市连续第二年出现巨额亏损,2021年,公司亏损39.44亿元,2021年和2022年一共亏损67亿元,完全吃掉了在此前四年赚到的利润。
对于2022年的再次巨亏,永辉超市在年报中表示, 主要因收入下滑,毛利率偏低使得整体经营尚处于亏损中。
2022年,永辉超市实现新开Bravo门店36家,关闭Bravo业态门店60家,新签约门店10家。截至2022年底,超市业务进入全国29个省市,超市业态门店1033家。
但是今年一季度业绩似乎看到了扭亏的曙光。永辉超市一季度业绩显示,实现营业收入238.02亿元,环比2022年第四季度增长24.07%;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40.24%。
图来源:永辉超市公告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 永辉超市亏损的背后是在管理和经营上存在一些问题,亏损背后的问题不是一个季度就能彻底解决的。
如永辉超市负债率奇高,财务数据显示,永辉超市近两年来,都在严重缺钱中度过的: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负债率高达85.58%,2022年年末为87.68%,2021年年末为84.47%。
80%以上的负债率也说明了尽管公司2022年卖了900亿元的货,但仍然很差钱。业内人士认为,公司的这种资金极度“干渴”的状况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解决。
当然,除了永辉超市之外,家乐福的日子也不好过。
02
去年关门58家门店、亏损20亿元
近年来家乐福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调整会员店、大卖场频繁关店外,还面临连年亏损、陷供应商欠款断供旋涡、顾客清卡危机等问题频发,所以家乐福中国今年将加快瘦身发展。
财报显示,2020年,家乐福净亏损7.95亿元;2021年,家乐福净亏损33.37亿元;2022年上半年,家乐福净亏损4.71亿元。
图源:新浪微博
根据苏宁易购2022年财报显示,家乐福中国营业收入139.45亿元,评估增值摊销影响净利润7.5亿元,若不考虑该部分的影响,实现净利润-20.8亿元。相对2021亏损有所缓解,但是整体仍不容乐观。
对于亏损财报中解释称,家乐福业务受到外部环境、消费需求放缓、社区团购低价竞争等诸多因素影响,销售及毛利下降
图来源:苏宁易购财报。
值得注意的是,家乐福中国关闭了58家门店,但是没有新开门店。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家乐福中国拥仅有门店147家。
根据公开资料,家乐福中国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是最早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零售企业之一,得益于“大卖场”业态的独特性,发展初期,家乐福在中国市场发展迅速,2006年家乐福中国内地门店数量突破100家,2010年门店数量达到249家。
但是2011年之后,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化、电商冲击和大卖场业态疲软等问题,家乐福中国业绩也出现下滑。最终于2019年9月,苏宁易购以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业务80%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与此同时,家乐福中国被纳入苏宁大快消体系,保持品牌和运营独立。
不过卖身之后,家乐福业绩并没有好转。苏宁易购财报显示,收购后至当年年末,家乐福中国共亏损3.04亿元。2020年,家乐福中国亏损7.95亿元。
随后家乐福尝试了一系列转型探索,其中会员店曾一度被视为家乐福转型的救命稻草,但是如今家乐福会员店已经连关2家,这也意味着此次转型探索并不顺利。
03
巨头们连续亏损,线下实体商超不行了?
永辉超市和家乐福的连续亏损,确实给人一种线下商超不行的感觉。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线下商超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巨头们之所以出现亏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经营模式和市场策略方面的问题。
比如家乐福,从行业里看大多数传统超市卖场的经营模式,本质上是物业租赁模式。而家乐福中国的传统经营模式,就是利用两头的利差进行盈利。这也意味着,租金的“套利”是盈利的关键,但也会成为其桎梏。
在进驻中国的早期,家乐福凭借自身外资的背景及品牌影响力,借助超市卖场强大的线下流量支撑起周边物业的人流热度,从而可以与当地的政府或房地产公司签订下长期的低价租赁合同。
随后,占据流通渠道的它再将超市卖场内固定的货架以入场费或上架费等形式拆零“出租”给各大品牌商赚取利润。这里面的费用包括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毛利补差等,以国内零售商人人乐为例,其10%左右的利润都来自于这部分的收入。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租赁合同的到期、超市卖场周边商圈的成熟,家乐福低价拿地的优势不再,这直接导致经营的成本骤升。
而这部分费用也很难转嫁到进驻的品牌商身上,因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起势,品牌商除线下渠道外,还有更多元化的线上渠道进行商品的曝光触达。这就导致了超市卖场在经营上的净利润直降下滑,大幅亏损,最终只能在自身品牌还有一些品牌溢价的时候,快速变卖套现离场。
图源:摄图网
在零售行业中,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来适应市场变化。一般来说,超市的利润率并不高,需要通过规模效应和效率提升来实现盈利。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连锁超市经营情况报告(2021)》,2020年超市百强销售规模为9680亿元,同比增长4.4%,门店总数为3.1万个,同比增长7.4%。其中,大型超市 (6000m2及以上)约占总门店数的14.4%,超市 (2000-6000m2)约占12.3%,社区超市 (小于2000m2)约占73.3%。样本超市整体毛利率为19.0%,净利润率为1.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超市行业的利润率并不高,需要通过规模效应和效率提升来实现盈利。
最近河南本土超市胖东来,以优质的商品、贴心的服务、创新的管理而闻名,曾经引起了马云、雷军等大佬的关注和学习。根据网传数据,它一年的流水有70亿元(非官方数据,真实性待考证)。
胖东来超市的成功经验值得各大超市学习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01
关注顾客的需求和体验,提供优质的商品和贴心的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
02
保持诚信经营,实行灵活的退换货政策,让顾客感受到尊重和满意。
03
用“爱”管理企业,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福利和培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04
不盲目扩张,专注于本地市场,打造稀缺性和品牌效应。
所以线下实体商超们想要盈利,还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中国超市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目前中国超市行业面临着消费升级、电商冲击、社区团购竞争等挑战,需要通过店型调整、定位调整、品类调整等方式来适应市场变化。虽然线下商超在面对电商竞争时面临一定的压力,但只要能够制定恰当的经营计划和市场策略,发掘消费者的需求,并加强对门店的管理和运营,线下商超仍然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oEDyM7M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