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啊,我是专注智能家居的老贴贴@贴地飞行,高级机电工程师,使用评测过很多大小家电。大家在家电选购方面有问题可以联系咨询我。
今天聊一下如何选购灶具,包含燃气灶与智能灶(也可以叫做自动烹饪灶)!一篇文章把普通燃气灶、智能灶/自动烹饪灶的选购内容都讲清楚,力争达到灶具选购,看这一篇就足够的效果。
为了做好智能厨房的内容,我自己两套房基本上都装了近两年很火的各式智能家电。今天要聊的智能灶产品也是实际安装使用了30天,才出了这篇内容。感触很深刻,安装了方太Z1自动烹饪灶,边刷手机边把菜给做了,到点吃饭,比较爽。
一、如何选购燃气灶、自动烹饪灶?
厨房几个大件:油烟机、灶、蒸烤箱、洗碗机、净水器等,最被忽视的其实就是灶具了。大家往往觉得油烟机、洗碗机、净水器等都比较有技术含量,而灶具就是个点火线圈配上天然气/液化气。
这个想法,对也不对。
如果想要使用的安全长久,灶具的知识点其实还是有一些的,并不那么简单。如果还想智能化,解放双手,实现自动料理锅的功能,那么技术含量就上来了。
还是先讲讲燃气灶,即使是自动烹饪灶,也还是会保留一侧是燃气灶的。
1、传统燃气灶的选购要点有哪些?
对于我们普通用户而言,燃气灶主要关注两个指标:热负荷、热效率,二者缺一不可!
很多地方我们只看到厂商在宣传热负荷5kW以上,但是热效率却放在不起眼的位置不做过多宣传,这种情况就可能是因为热效率不够高!
实际火力=热负荷×热效率
举个例子见下图,一目了然,所以,必须把热负荷与热效率联合起来看才行。
在讲燃气灶之前,感兴趣的童靴可以先看看燃气灶的结构图。一台典型的燃气灶主要由:点火模块、燃烧器、分火器等几大部分组成。
(1)点火模块
点火模块核心是点火器,常见的有压电陶瓷点火器与脉冲电子点火器两种。现在,只要购买大品牌的灶具,一般都是脉冲点火器了。
undefined 陶瓷点火器需要保持长时间按压再扭动旋钮,经常会点不着火;
undefined 脉冲点火器按压一下就可以听到点火器自己滴滴哒哒发出很多次电火花,再扭动旋钮,点燃概率大大增加。
选购提示:注意看产品页面是脉冲电子点火就行,避免买到陶瓷压电式。
(2)燃烧器模块
燃烧器模块由炉头、引射管、分配阀等组成,是将燃气、空气混合气体分配到火盖各个火眼的这么一套东西。火盖、支架就安装在燃烧器(炉头)的上面,见下图所示非常清晰。
燃烧器模块中的炉头结构样式很多,每一家品牌用的都不一样,原理都是大差不差的,见下图所示。
虽然结构多种多样,但是材质就那么几种,常见材质有:铸铁炉头、铝合金炉头、陶瓷炉头等。
铸铁炉头,耐高温、耐腐蚀,是应用很广泛的炉头材质。缺点是笨重,成型过程中对工艺要求很高,否则易出现内空、沙眼等问题,如果出厂检测遗漏,长期使用之后可能出现漏气等问题。铸铁炉头长期时候氧化之后,可能会与分火器发生粘连,后期维修不变,不过维修叫专业师傅上门,这些也都不难解决。
铝合金炉头,轻便,耐腐蚀,不生锈,性能与成本之间比较均衡,也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炉头材质。缺点是压铸成型的成本较高,因为要避免与火焰长时间直接接触,对分火器的结构设计要求高。
陶瓷炉头,在铁质炉头的内外层有陶瓷镀层,美观,耐腐蚀。缺点是工艺复杂,不能磕碰,否则会导致炉头镀层损伤、乃至剥离,从而丧失保护作用,引起漏气、漏火等问题。
选购提示:选择主流的铝合金炉头、铸铁炉头比较好一些,售后方便。
(3)分火器模块
分火器就是把炉头的火焰分散到各个火眼的零件,也叫作火盖。火盖又分为:内环火盖(也叫小火盖)、外环火盖(也叫大火盖)。
火盖我们要注意的是材质,不过现在基本都是铜材质的火盖了,大家看一眼确认即可。
(4)其他附件
其他一些细节也很重要,比如是否配防风支架,炉头与面板之间是否配了防尘盖、密封圈,点火开关旋钮下面是否有橡胶垫,等等一些细节也决定了整机的使用体验。
这里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实用的就是防风支架,有的用户灶具对着窗户或者房门,有气流时影响火焰。有一个防风支架,就能够减少气流对火焰的干扰。
选购提示:可以考虑配防风支架。
2、自动烹饪灶的选购要点有哪些?
提到自动烹饪,大家首先会想到一些常见的自动炒菜机器,名称五花八门,有叫自动烹饪机、有叫自动料理机,反正都是这一类。
菜谱是很多,会自动翻炒,不需要人手翻炒,不过体积普遍比较大,厨房空间紧张的家庭,收纳及使用的体验感就打了折扣。
自动烹饪灶的功能与这些单体的料理机有类似的地方,他们共同点是:
undefined 能够自动翻炒食材,实现自动烹饪功能;
undefined 海量云菜单,辅助做菜,小白秒变大厨,通过云菜谱的指导,照着下食材、辅料,开机关盖就可以了。
而差异点就是,自动烹饪灶集成度更高,更加符合大多数中餐家庭的使用。目前,没有集成化的自动烹饪灶产品,突出的是方太Z1自动烹饪灶,左电右气,双热源结构,满足了电加热、天然气加热两种需求,大多数家庭都可以使用。
所以,在选购时,我们需要注意的选购点就在于:结构设计集成度高不高?功能是否强大?温控是不是精确?
因为自动烹饪灶属于新品类,这些注意事项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品类优秀产品的设计来做对标。比如,可以看看方太Z1自动烹饪灶的结构、功能是如何设计的。
二、方太Z1自动烹饪灶30天体验
没有办法,做家电测评,要跟上潮流,为了抓这一波厨房智能电器的热点,把老灶具给换了。
换装很方便的,机器到货后在“方太服务”小程序里面下单预约安装就行了,稍后师傅会联系具体上门时间。
我家老灶具的尺寸是偏小的,安装方太Z1自动烹饪灶需要扩孔,有收费标准,扩孔140元。师傅负责扩孔,并且会打扫一下灰尘。大理石台面扩孔真的灰尘非常之大,老房换新的建议大家事先做好一些遮挡。
1、 先看看自动烹饪灶如何做菜
性能指标的测评部分往后靠,咱们先看看用这台方太Z1自动烹饪灶能做哪些菜?怎么做得菜?味道好不好?
方太Z1自动烹饪灶的做菜引导方式有两种:从屏幕按键指引跟着做,从APP里面看指引跟着做。
APP里面点到每个菜谱,都能够通过点击按键开始烹饪,自动链接方太Z1,方太Z1就跟着手机里下达的指令执行,大家跟着APP的指引添加食材、辅料等即可。
也可以直接从屏幕里面调节到菜单,跟着指引做,指引文案跟APP里的一样。这里给大家看一下我跟着菜单做的糖醋排骨,我没有完全按照菜单的来,比如放佐料的时候我放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佐料。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爱好,调整这里面的佐料、顺序之类的。
颜色好看,味道也很好,肉质刚刚好软烂可以入口,但也不是糯叽叽的那种,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了,这个还是让我感觉很赞。
整个操作是很人性化,很方便的,而且每个自动翻炒步骤的同时,可以同步去做另一个菜,提高了效率。一个步骤完成之后,会有语音提示完成,锅也会自动停止,不担心传统锅一样过烧。
有剩饭菜也可以用这个锅来自动炒,我喜欢用这款方太Z1炒新鲜菜,我们家老人喜欢用它来热剩菜,哈哈哈,总之各有各的用法,按照自己喜好来,不管咋用,自动化的翻炒能够节约时间,节约手力。
2、自动烹饪灶的亮点之处
先说一下不同之处,再介绍传统燃气灶的部分。
上文已经提到了,自动烹饪灶集成度要高,不要有异性结构。对于方太Z1自动烹饪灶的结构而言,整体看上去与传统灶具差别并大,符合正常用户审美。
甚至一眼看过去,并没有看出与传统灶具有何异同。
走近,拿开自动烹饪锅,通过底部看出是左电右气的双热源设计。右边是传统的天然气、液化气灶头,左边是自动烹饪灶。
两种热源也不妨碍方太Z1是一级能效,大家可以放心使用,不存在买得起、用不起的情况。
自动烹饪灶的左侧是智能烹饪系统,主要由:智能烹饪锅、搅拌模块、加热控温模块、内置式称重模块、核心动力模块五大模块组成,下面我逐一讲解这五大模块。
(1)智能烹饪锅
本体采用了全密封双层激光焊接工艺,同一个锅体,却是内壁保温、外壁防烫。并且在炒完菜之后,连锅带搅拌器都是可以放入洗碗机里清洗的。
这里我想用小测试证明一下什么叫做内壁保温、外壁防烫。
测试条件:比如现在我通过自定义模式把温度设定到100℃,时间设定10分钟,搅拌器档位是3档,锅内放水。
传感器位置:内壁贴一个热敏探头、对应点的外壁处贴一个热敏探头,同时测量。
从测试曲线可以看出,内壁稳定保持在100℃时,外壁仍然在50℃左右,证明了确实是内壁保温、外壁防烫。
同时,我们换一种测量方式也可以看到,锅外壁的温度相对是较低的,最高温在锅盖处,其中又以出气孔最高,接近100℃。
(2)搅拌模块
方太Z1配置了两种磁吸式搅拌刀组:翻炒刀组与揉面刀组。
刀组安装、换装都很简易,锅盖的开闭也很简单,属于傻瓜操作。
我们家夏天喜欢吃米茶,炒米茶的过程很繁琐,需要把大米放在锅里不停地翻炒约30分钟至金黄色,再用水煮开。
每年为了吃米茶,母亲大人炒米茶都会炒到胳膊酸痛,炒个十来二十斤囤着。有了这个锅,换上揉面刀组,就可以让它自己慢慢翻炒了。
(3)加热控温模块
实际上前面的小测试也能够反映控温能力了。
考虑到加热控温模块设计在锅的底部,这里补充一个小测试,分别把热敏探头布置在锅底、锅壁,理论上是应该存在一定温差的。
从测试情况看,锅底的温度确实更高一些。
(4)内置称重模块
这个功能是为了方便大家跟着菜谱做菜时可以准确定量地投入食材、佐料。
这里也做了一个小测试看看称重模块的准确性,用一个小电子秤来比对一下方太Z1的称重模块数据,大家可以看到,两个读数仅相差0.5g,比较准确了。
对比称重的过程都在动图里了,感兴趣的可以点开看看。
对于烹饪小白,佐料的加减也变的有意义了,不会因为误差大而导致加多了、加少了的情况出现。
(5)核心动力模块
这个模块我们看不到,在面板底下,原谅我舍不得拆机,毕竟自己家里要长期使用。不过查询了资料,里面采用的是直流无刷电机,7N.M扭矩,主要控制搅拌刀组的旋转。
(6)菜单功能
有本地菜单,也支持联网云菜单,总之,200+份菜谱任选。
菜谱是引导式做菜,挑选好了菜式,彩屏上会一步一步教你如何进行操作,保姆级别的教程。
随随便便做一些家常菜,不需要过多干预,倒入食材、撒下辅料就可以玩手机去了,到点出锅味道跟锅里炒的差别不大。
3、燃气灶部分的特点
右侧的燃气灶部分我们照例也是要看一下的,这部分比较简单:防漏底座上面可以看到点火针、熄火保护针、火盖、锅支架。
方太Z1自动烹饪灶的燃气灶部分热负荷天然气5.0kW、液化气4.5kW大火力,热效率达到了65%,这个热效率是目前市面上最顶的指标了。
(1)电子脉冲点火器
大家直接看动图吧,只需要按压一下,点火器自动哒哒哒点火,再转动旋钮,嘭的一下火就起来啦。
(2)火盖及其他附件
燃烧器在面板底下,看不到暂且略过。我们看看分火器,也就是大、小火盖。
大火盖是硅铝合金材质,可以把火焰从N个火眼里分出来,燃烧加热更加充分,火眼如果堵住可以用铁丝穿一穿处理下。
小火盖是95铜材质,耐高温、导热好、耐腐蚀,我们开小火的时候就全靠它。
锅支架可以看看,做工精良,艺术品。
开火的火焰在200℃左右,火力超旺。即便拧到小火也还是有190℃左右的。
三、体验测评小结
从30天的体验来看,左电右气双热源方太Z1自动烹饪灶比较符合年轻人的习惯。
但也可能会有一些老人家不喜欢这种设计,比如我们家老人就觉得还是双气热源比较好,因为他们退休在家有空余时间,大锅大火咔咔咔齐活。
而我们两口子就比较适应现在的左电右气,工作日赶时间都是爆炒就用燃气。周末在家不想动手,让父母休息的时候,就自动烹饪灶来做,解放双手很舒服,最关键的时对着菜谱做就可以,不用边做边看手机!
正在装修的年轻家庭,是可以把这个方太Z1自动烹饪灶纳入考虑的。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nwiAS4C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