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回复: 0

溥仪敢把故宫的门槛锯掉,我敢锯我家的吗?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4-7 05: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溥仪在他所著的《我的前半生》中写道,“为了骑自行车方便,我把祖先在几百年前没有感到不方便的宫门门槛,叫人统统锯掉,种种举动都像忘掉了帝王的尊严”。
北京故宫东六宫走廊的门槛
当时他已经丧失了外廷的管辖权,但是在后宫还是得逞了。据统计,后宫被溥仪锯掉的门槛总计不下 30 处。
故宫御花园被溥仪锯掉的门槛
我小时候也是痛恨我家木房子的大门槛的。溥仪锯掉的门槛也就20公分高,而我老家的门槛有四五十公分之高。挑水过门槛是高难动作,轻则磕桶洒水,重则人跌水翻。现在回头想想,当时如给我溥仪般的皇家威仪,能不能也把自家门槛锯掉?
门槛为何这般高?解释我家却不通。
山村伢儿童年,门槛高高相伴。
门槛为何这么高,业界有这么几个解释:
一是保护木门说。旧时候屋内地面不平,木门下口与地面间要有空档,以防木门下口刮擦地面。
二是保暖驱邪+藏气聚财所说。防止冷空气和邪气从门下口的空档入侵室内,阻止室内真气财水外泄。
这两说有道理,但是空档高四五公分足够了吧,有必要四五十公分吗?
三是地位象征说。门槛高了,出入时便有敬畏之心,有效提升门第尊严。
这一说在农村行不通,小户平民之家,不会为了虚头巴脑的东西给自己生活增加障碍。
看看我老家的门槛,比椅子还高20公分,足有半米高,挑柴担草出入不便,尤其对老幼不友好。门槛高得个什么道理?这还从传统木建筑的结构说起。
原来门槛有两种,故宫我家却不同。
中国古代木构架形式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井干式比较原始现在不常见,我们重点说后两种。
抬梁式木构架用于宫殿、府邸、皇族官僚阶层以及他们封建统治服务的大式建筑。柱子少,跨度大,可以营造出开阔的大空间,能较好体现建筑内部雄伟壮丽的气势,但抬梁式却会用大量横梁,耗费木材较多。还由于屋架没形成三角形的架构,抬梁式的整体稳定性不足。
湖南山区典型的三柱四骑穿斗式木结构民居。
穿斗式木构架用于为广大市民阶层和劳动群众服务的小式建筑,特别是南方民居普遍使用。用材较小,用料较少,可以预先拼装成整体屋架然后树立安装,便于施工。网状结构牢固性强,整体结构具有高度的完整性。不足之处柱子密集难以形成横向大空间。
以上两种木结构,各自又按照主次分为大木作与小木作,大木作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相当于主体土建。小木作是非承重木构件部分,相当于装饰装修。
宫殿的门槛,是大式建筑中的小木作,是不受力构件。《营造法式》中称为下槛,又称“地栿”。所以清朝末代皇帝可以一气之下,把木门槛锯掉,这对建筑主体结构影响甚微。
而我家这种穿斗式木建筑的门槛,是小式建筑中的大木作,是受力构件。《营造法式》偏重于北方体系建筑,对这种南方民居建筑的门槛没有专门解释,据东南大学张十庆老师考证,这种门槛在著作中归类为“地栿”,其实应当是起拉结功能的“地串”:
而反观南方建筑,由于榫卯技术的发达,独立木构架体系很早就已成熟,其梁柱构架由自身拉结连架而稳定,尤注重柱间的联系拉结,这成为南方构架体系的显著特色。地串做法正是南方柱脚构造的特色所在。而北方木构体系本无串的技术和意识,柱脚构造亦无地串而有门限(下槛)。二者的根本区别即在于保持构架稳定的拉结意识。柱脚构造做法实质上反映了南北构架体系的特色。
参考引用:张十庆. 从地栿做法看中国古代木构技术的特色[J]. 建筑史学刊,2021,2(1):46-57.
南方民居木建筑普遍使用的是穿斗式结构,纵向(红色箭头)的排山形成网格结构非常稳固,横向(黄色箭头)只有上层的枋与下层的地串将柱子拉结,整体是平行四边形结构,容易变形,不如纵向稳固。这时候,地串就显得得特别重要。加高地串是最有效的加固横向受力体系的措施。加高到四五十公分的地串,就是我小时候痛恨的门槛哪。
穿斗式结构纵向山墙面稳固,地基歪斜结构不变形。(摄于贵州)
贴近地面的地串,高度40公分左右,堂屋地串更是接近50公分,牢牢地把金柱柱脚拉结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房屋横向上的结构强度。
上图中房屋地串断裂缺失,结构没有交圈,严重影响房子稳固。
民间有感于穿斗式结构横向上的缺欠,另砌一堵砖砌山墙帮衬,提高横向结构强度。
云南丽江地区木构架的地串构造形式
民居虽比宫殿小,门槛却是我家大。
传统木构架建筑柱脚构造做法上,南北有别,体系特征分明。在早期北方建筑中,大木构架立好后,若无厚墙扶持,构架既会变形,且也难以独立支撑。其关键正在于北方大木构架拉结意识的缺乏和薄弱。
我家这种南方民居使用“地串” 做法,拉结柱身,形成一体,大大提高穿斗式木建筑结构强度。地串构造技术对于中国古代木构架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改进和强化了中国乃至东亚木构建筑的构架整体稳定性,到现在民间还在普遍使用。
从这里可以明确区分出故宫的门槛与我家的门槛根本性的不同, 我家门槛即地串是柱脚间拉结的大木作构件,而故宫的门槛是柱脚间作为门下横挡的小木作构件。故宫虽比我家大,门槛却比我家小。
溥仪敢锯我不敢,门槛锯断房屋塌。
好了,回到篇首的问题,给我末代皇帝的威仪,我敢不敢锯断自家的门槛,答案很简单:不敢锯,一锯房屋就会塌了。如上图。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ncQTovv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