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回复: 0

论法与自由(法律论文范文)

[复制链接]

5

主题

8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23-3-28 22: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选题目的:任何都有权要求他人不干预自己行为的权利,这就是个人的自由。是个人对国家的一种命令,要求公权力与个人权利保持合理距离,并为个人自由之实现提供一定条件。国家有协助个人自由的义务。个人自由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在启蒙运动时期,天赋人权的观点逐渐深入人心,个人自由的理念在人们的观念中逐渐竖立起来。法律的目的就是保障人们追求自由、公平、正义的权利。在法制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今天,法律观念和意识正在逐步得到普及。但是个人自由在法律中如何能得到切实的保护?从根源上个人自由同法律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只有回答出这些问题,才能保障个人自由在法律中有所依托,同时自由不为个人所滥用。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自由是一个伟大、神秘和令人向往的崇高字眼。自由是人的本性追求,所以几乎所有的正当要求都能以自由权的符号来指称。从其本质来看,自由是意志和行为不受约束的状态,。法律通过赋予权利,肯定并保护了个体的自由。减少了出于不正当目的或运用不正当手段限制个体自由的可能性、扩展了个体的自由空间。但在努力追求和实现自由的同时,我们应当意识到爱自由不仅意味着想要从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个人愿望,还意味着担负尊重他人存在价值的责任,只有在合理限度之内、运用合理的手段,所实现的才是真正的自由。本文旨在讨论个体自由如何在法律容身,从理论上为个人自由在法律中的发展需找出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肯定人的价值为出发点,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目前的工作重心。个体自由作为人的价值体现之一,再度成为众人追逐的对象。目前,我国许多学者对个体自由从不同视角、不同深度进行了论述,从个体自由的本质到个体自由的实现方式,从最初对西方国家自由理论的简单移植发展到对我国本土自由传统的挖掘,并逐渐在自由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大致统一的看法。如何让个体自由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落地,是本文所讨论的一个重点。

二、论文写作大纲
1        自由的概念和特征
1.1        自由的哲学含义
1.2        自由的法学含义
1.3        自由的特征
2        个人自由同法律权利的关系
2.1        个人自由与法律权利的联系
2.2        个人自由与法律权利的差异
3        法律对个人自由的保障和限制
3.1        法律对个人自由的保障
3.2        法律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4        在法律中个人自由的诉求满足
5        结论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自由源自人之理性,也是人类理性的精华。在西方法学家的众多论述中肯定人享有某种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自由权利。这使得自由本身带有一种神秘色彩。随着对人的这种天赋权利的宣扬,自由被法律以权利的语言肯定下来,法律通过自身特有的属性和优势,对个体自由的实现从保护和限制两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的重点与难点都将集中在法律对个人自由的保障,以及个体自由对法律的诉求问题上。这是本文从自由的理论降落到实践意义的一个过程,和重要部分。但是对于自由的研究和探索,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如何让自由在现实中落地成为了本文的一大重点。
四、写作计划进度

五、参考文献
[1] 李桂林,《论良法的标准》,《法学评论》,2000年第2期。
[2] 李龙、汪进元,《良法标准初探》,《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5月。
[3] 李淑梅,《罗尔斯的自由观:自由与平等的结合》,《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
[4] 龙长安,曾益武:《宪政民主制与两种自由理念》,《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 梅新波,《论20世纪西方的自由观》,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6] 平飞:《礼•仁•中•生:儒家道德自由如何可能》,《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7] 任剑涛、唐莉:《从良法、良制到良序》,《江海学刊》2004年第4期。
[8] [英]以塞亚•柏林:《自由论》,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9]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2006。
[10]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两篇》,陕西入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 [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入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 《人大法律评论》,2002年卷,第二辑。
[14] 程洁:《宪政精义;法治下的开放政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 公共论丛:《自由主义与当代世界》。三联书店2000年版.
[16] 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7] 黄德昌等著:《中国之自由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 李步云、徐炳著:《权利和义务》,人民出版杜1986年版。
[19] 李达:《法理学大纲》,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20] 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 刘金国、舒国莹:《法理学教科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 ] 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3] 刘军宁等编:《自由与社群》。三联书店1998年舨。
[24] 吕世伦:《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 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6] 任剑涛:《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 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
[28] 徐向东;》自由主义、社会契约与政治辩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 肖燕君,《公权和私权关系的法律思考》,《法制与经济》2006年第6期。
[30] 杨正旭;《美国宪法上的言论自由并非绝对的权利——以联邦法院判例举证》
[31] 姚大志:《反契约论——评诺奇克的新自由主义》,《哲学研究》 2007年第9期。
[32] [德]拉伦兹.法学方法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1996.
[33][德]迈耶.德国行政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3] [日]大木雅夫.比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4]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是否同意开题

论法与自由
——个人自由在法律中的保护
摘 要
自由是一个伟大、神秘和令人向往的崇高字眼,是人类智慧成果中的一枝奇
葩。从其本质来看,自由是意志和行为不受约束的状态,是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
活中摆脱束缚、张扬个性的信念。法律通过赋予权利,肯定并保护了个人的自由。
减少了出于不正当目的或运用不正当手段限制个人自由的可能性、扩展了个人的
由空间。但在努力追求和实现自由的同时,我们应当意识到爱自由不仅意味着想要从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欲望,还意味着担负尊重他人存在价值的责任,只有在合理限度之内、运用合理的手段,所实现的才是真正的自由。
本文以个人自由与法律的关系文中心思想。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讨论自由的含义和特征。第二部分就自由与法律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分析了法律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和保护。第四部就个人自由在法律中的诉求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个人自由、法律、保护、限制

ABSTRCAT

Freedom is a noble word with greatness and mystery, which people look forward
t0 all the time;it is also a wonderful miracle of man's wisdom.In nature.freedom is a state without any restricts of will and behavior, a belief that stay away from restrict.
Through giving rights, the law confirms and protects the freedom of the individual,
reduces the possibilities which of restrict Individual freedom caused by improper
purpose or improper means, and spreads the space of individual freedom.However,
during the long term of the efforts t0 pursue and achieve the freedom, we should be
aware that love of freedom not only means the desire free from the restriction,but
also means the responsibility of respecting the value of others.Real freedom will be
achieved only within reasonable limits,by reasonable means.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freedom and the legal is text of the central idea.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freedom and identity.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connection and distinctions freedom and law were analyzed.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legal restrictions on individual freedom and protection. Finally, 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the individual freedom demands in the law.
Keywords: Individual Freedom, Law, Protection, Limit

目 录
摘 要        2
ABSTRCAT        3
1前言        5
2自由的概念和特征        5
2.1自由的哲学含义        5
2.2自由的法学含义        5
2.3自由的特征        6
3个人自由同法律权利的关系        6
3.1个人自由与法律权利的联系        6
3.2个人自由与法律权利的差异        7
4法律对个人自由的保障和限制        7
4.1法律对个人自由的保障        8
4.1.1法律确立自由原则        8
4.1.2法律规定个人自由的权利        8
4.1.3法律为个人自由的实现提供指引        8
4.1.4法律为个人自由提供保护机制        9
4.2法律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9
4法律对个人自由的诉求的满足        10
5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1        前言
走在古希腊时期,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于自由的探讨。早在公元前6世纪,随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梭罗立法在希腊半岛上的出现,人们开始了第一对于自由的描述。梭罗曾说,“自由不可以太多,强迫也不应该过分。以前她曾是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 从此,展开了自由的立法先河。那时候希腊人对自由的认识包含了行动自由和言论自由两个方面。这样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在这种认识下的自由也是有限度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允许每一个人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权利。
将法律引入到自由探讨中的正是亚里士多德。他指出: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 然而,古希腊时期所崇拜的自由也仅仅停留在政治生活和个人生活之间。而两者间,政治生活的重要性远远胜过后者,古希腊人并没有将自由提升到个人价值的层面。
随着西方文化的中心从希腊半岛转移到罗马,罗马继承和发扬了希腊人关于自由的学说。作为这一历史时期里最为耀眼的学者之一,西塞罗提出 “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深化了对自由与法律的关系的认识。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个人价值的肯定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肯定人的价值为出发点,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目前的工作重心。个人自由作为人的价值体现之一,再度成为众人追逐的对象。
许多学者对个人自由从不同视角、不同深度进行了论述,从个人自由的本质到个人自由的实现方式,从最初对西方国家自由理论的简单移植发展到对我国本土自由传统的挖掘,并逐渐在自由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大致统一的看法。

2        自由的概念和特征
2.1        自由的哲学含义
    从哲学上对自由本质进行探讨,开始于近代西方。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自由“仅仅发生在理智的东西对现象之间的关系上一,即自由仅仅是超感性的理性活动所具有的能力。黑格尔也进一步指出,自由正是对必然的
全文免费下载:重点论文网: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下载|毕业论文格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