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回复: 0

东莞,正在虹吸深圳!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0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23-3-20 22: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17日,东莞发布重磅消息:
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已于今年第一季度在东莞谢岗镇动工开建,投资65亿元,年产值约170亿元,预计2024年完工,将重点用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发动机。
也就是说深圳的比亚迪,要将研发、设计和生产新能源发动机的业务迁移至东莞了。
作为最重要的研发部门,一般来说是放在总部大本营,迁移或者扩大至外地的项目,一般是终端生产线。
在此之前,比亚迪除了在深圳本土有多处生产工厂外,在全国多个城市也布局了生产线。
在北京、承德、大连、青岛、包头、杭州、宁波、上海、南京、武汉、太原、长沙、西安、商洛、韶关、汕尾、惠州等地都有生产基地,都是以生产整车或者生产零部件为主。
比亚迪的研发部门一直在深圳大本营六角大楼。
所以,这一次将在东莞设立研发线意义非同一般,这是东莞对深圳的又一次虹吸。
据悉,比亚迪东莞项目占地面积约1044.5亩,建筑面积约122.4万平方米。这个项目由东莞弗迪动力有限公司投资,将新建11栋厂房、7栋宿舍,还将投入相关生产设备和附属设施。
这和当初东莞为了虹吸华为终端研发总部是一样的。当初东莞几乎以白菜价的价格卖了一批最好的土地给华为建厂建员工居住用房。
如今,东莞又在用同样的方法,吸引比亚迪。
相比于东莞,深圳当然拥有更完整的产业配套,更好的服务配套,更好的金融支持,但深圳高企的营商成本,正在成为对冲深圳优势的蚁穴。
我们都知道,深圳是凭借着制造业起家。
1979年宝安撤县设立深圳市,1980年深圳设立为国家经济特区,当时深圳只是一个南海边的小渔村,一穷二白,人口只有30多万,GDP只有1.96亿元。
当时中央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有钱,只有政策给到深圳,让深圳大胆闯,大胆探索。在这种背景下,深圳以香港为师,开启了飞速发展,创造了深圳速度。
过去四十多年里,深圳的经济发展路径也不断变迁。
最初是依靠出口代工,依靠“三来一补”的加工出口特区,开启了城市化序幕,并积累了原始资本。深圳当年作为经济特区,其实没有获得多少中央财政的加持,中央主要是给予了政策,让深圳放开手脚闯。
在积累了原始资本和原始技术之后,深圳迈向了“深圳仿造”阶段,也就是山寨阶段,当时华强北的山寨电子产品遍地都是。但仅靠模仿别人,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
于是在2005年深圳提出了“四个难以为继”,也即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资源能源难以为继、人口承载力难以为继和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所以,从这一年开始到2019年,深圳逐渐升级产业模式,摆脱以往的复制模式,走向自主模式,迈向了“深圳制造”。这段时间内,深圳土生土长的企业华为、腾讯、中兴、大疆、比亚迪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也正是在“深圳仿造”到“深圳制造”这段期间内,深圳加入了一线城市阵营,与老牌的北上广,组成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阵容,并在这段期间内,GDP先后超越了香港、广州,位居内地第三。
如今的深圳已经是人口接近1800万,管控人口超2200万,GDP超3万亿的超级大都市。
数据:深圳市统计局
数据:深圳市统计局
然而,在人口和经济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一方面由于空间有限,限制了深圳的住宅供应,另一方面过度热钱疯狂炒作,让深圳的房价成为了大多数深圳人遥不可及的梦。
房价与房租的高企,大幅提升了深圳的营商成本,对深圳开启了挤出效应。
而作为临近深圳的、营商成本低的东莞、惠州便成为深圳产业外溢的直接享受者,尤其是产业配套更加完善的东莞,成为深圳制造业企业更加青睐之地。
2016年,华为终端落户松山湖后,华为供应商软通动力、华勤通讯,华为软件服务商中软国际、易宝软件等上下游企业相继进驻松山湖。
除此之外,深圳的蓝思科技、大疆、康佳、顺丰、欧菲光等一批行业巨头纷纷在东莞建设基地。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深圳外溢产业中的超40%被东莞承接。
在深圳产业的导入下,东莞经济强势反弹,经济增速自2018年起连续三年位列珠三角前三名。
在深圳制造业产业加持之下,东莞产业不断升级,也在完成蝶变。
如今的东莞,在当年对特种服务业清扫后,已经成长为珠三角的产业硬核城市。
作为世界工厂,东莞每一个镇和街道都有各自的特色产业:虎门是服装和线缆,长安是电子和五金模具,厚街是鞋和家具。这些百亿级乃至千亿级产业集群,共同撑起了“世界工厂”。
而在深圳产业不断加持下,东莞也摆脱了山寨的称号,走上了科创驱动经济发展之路。
如今的东莞,已经成长为了要经济有经济,要产业有产业,有人口有人口,要区位有区位的特大城市,同时也是新一线城市。
其经济规模位居万亿GDP俱乐部。人口过千万,且是城区人口超500万逼近千万的特大城市。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国前十。
在地级市中,东莞已经成长为了一股强悍力量。当然目前东莞的城建确实太差,樟木头、凤岗、大朗这些镇的城建和普通县城别无二致,东边的镇甚至还不如一些县城。
另一边,深圳这些年其实也在转型,从深圳制造走向深圳智造。
在这个大方向之下,一些低端产业溢出深圳也是在设计之中,毕竟深圳的土地空间极其有限。
深圳“工业立市”的准则从未变过,只是囿于如今的地皮租金成本,再加上如今深圳的金融实力,顺势做出调整也是顺应时代发展。
深圳未来的布局是,核心区将全面CBD化,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企业总部聚集区;非核心区将密布先进制造业园区;普通的制造业,将慢慢向临深地区转移。
也即是说,深圳未来要力抓的是企业全球总部和先进制造业。何为先进制造业?
2022年深圳发布了《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其中明确提到未来重点布局的产业: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终端、网络与通信、超高清视频显示、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智能机器人、现代时尚、安全节能环保、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海洋产业等。
从这个布局来看,作为”双范“城市的深圳,目标是要做中国科创的矛,凭借自身的科研实力,去攻破诸多技术瓶颈,助力中国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
在这种背景下,有所得必有所失,既然想要力抓先进制造业,那相对低端的产业只能外溢到临深地区。
深圳与东莞这对CP将越来越像上海与苏州,前店后厂的搭配中携手前行。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n8atQZI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