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回复: 2

8 道德与情感

[复制链接]

7

主题

10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
发表于 2023-3-3 12: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
以上,主要讲的都是人的实践领域即意志和道德的问题,那么关于道德这样的东西我们能体会到的究竟是什么呢?如果把道德建筑在理性的基础之上,最终发现的只不过是一个独立的自我和人格的假设,无非认识到的是自由这样一种东西。
我们无法要求一辆汽车、一只狗或者一幢房子具有道德,因为它们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无法为自身的行为或者存在承担道德上的责任,所以我们说道德,最终说的无非就是一个超验的人格或者自我的假设,没有自由就谈不上道德,就如汽车、狗或者房子一样,而自由则正是源于作为发端者的人格或者自我的假设。
所以道德是因自由即自律而可能的,正是因为是人自身给自身所立的法,所以人才需要为自身所立的法承担道德上的责任,因此也就有了善或者恶这样的道德上的问题,自然之中没有善恶,因为自然之中没有自由而只有自然规律,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并不是因为太阳是善的或者恶的,因为这并不是太阳自己选择从东方升起来。
所以道德这样一种东西,它最终所说的,无非就是人因人格的独立和自由而带来的问题,自由、发端者、独立这些词基本上都是等价的,自由是发端者,即在它之前再没有什么了,它是没有依托的,这也是孤独这个词的含义,所以我们中国古代最尊贵的人往往称孤道寡,因为再没有什么在他之前了,所谓“万方有罪,罪在余一人”。所以,通过道德我们认识到的无非就是自由这样一种东西,而自由它说到底就是一种无所依托的孤独感,没有人可以替你承担责任,没有谁可以依靠,而最彻底的孤独感可能是死亡,所以人最害怕的就是死亡,死亡是最彻底的孤独,只有死亡是真正独一性的和不可替代的、只有独自去面对的,所以才有这样类似的说法:唯有死亡才是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这种孤独感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感觉,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产生了一种能力,也就是情感,从这里,我们就过渡到了情感,这是自然的巧妙之处。
在前面说过,情感是一种自然反应,它属于自然和生理的范畴,也就是被决定的,就如我们喜欢或者厌恶一个人,这并不是我们自身的理性可以决定的,我们不能控制自己产生某种特定的情感,就如一个亲爱的人去世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不流露出悲伤的情感,但不流露出情感并不意味着这种情感在我们的内心中没有发生。所以情感的特征是生理性的,它是不自由的,这里面是深有意味。
道德的特征是因自由而可能的,而自由是一种负担,因为自由,人要承担道德上的责任,所以逃避道德责任的人他必然仇视自由,这我们可以在几乎所有的人类行为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就如一个没有自由的社会,它通常都会产生道德上的问题。而情感的特征就是不自由的,在情感之中,人仿佛是可以逃避自由而带来的种种负担,我是情不自禁的、我是情非得已的,仿佛这样,就可以为自己推卸道德上的责任,什么“性情中人”这样一些莫名其妙的词就源于这种心理。
道德它最终指向的是人格的独立和自由,那么自我的独立也就意味着他人的独立,也就是说,承认他人的独立存在的权利是道德的基础,任何人都不是、也没有义务是为了你而存在的,你不是世界的中心,所谓的道德无非就是这个,所以它像一条界线划分出了自我和他人,这条界线的存在标示着每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所以道德无非就是自由的一贯性即每个人的自由。
那么情感则恰恰相反,情感是因自身的欲求得到满足或者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它归根结底,无非就是爱和恨,满足则产生爱,不满足则产生恨。所以情感的典型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情感的要求是要让世界围绕着自己的欲求而转,是要求世界与自我融为一体,就如人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所体会到的那种天人合一的感觉一样。所以那种世俗中流传的一些心灵鸡汤,什么“爱一个人就是为他好”,这讲的不是情感而是道德、是理性,人不可能爱上一个和自身欲求有所冲突和阻碍的人,就如道德不可能让人产生一种爱的情感一样,它只能产生崇敬,敬而远之,因为道德本身就标示着一种界限
道德是界限,而情感则是要冲破这种界限,那么我们以此来看某些社会一些根本的道德观念,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这讲的不是道德而是情感,它最终所说的是对国家、集体的一种爱的情感,所以这些社会要用家来对比国,用血缘性质的政治话语来替代法律上的契约关系,也就是说,某些社会它建立的基础不是道德而是情感,而情感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然的生理反应,它是动物性的,你怎么能要求这样的社会中的人具有道德呢?因为你在根本上就不是道德的,道德无非说的是,你是自由的,没有人可以替你承担责任,而情感说的则是,大家都是一家人,不用分的这么清楚。把社会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之上,也就等于把社会建立在“私”的基础之上,那么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公民不可能诞生于一个以“私”为本的社会。
情感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爱就是爱,恨就是恨,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人对某物产生某种特定的情感,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只能通过“洗脑”,比如灌输一种把国当做家的观念,而事实上国它不是家,这就产生了各种谎言和欺骗。很多人为了自欺欺人,总是喜欢把一些概念混淆,“洗脑”这个词就是典型,你说他被洗脑,他反过来说你才被洗脑,人是必然要接受一种观念的,如果接受一种观念就是被洗脑,自然每个人都是被洗脑的,所以既然大家都被洗脑,他就可以心安理得了,而实际上洗脑这个词是有明确的内涵的,它指的是用谎言和欺骗的方式来替代事实和逻辑,并且不给人选择的余地而强行灌输与人,就如我认为我跟皇帝不是父子关系,你不能说我被洗脑了,因为这是一个事实。“洗脑”它是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它的后果是,在这样的社会中,谁都无法去直面事实,正如国不是家这样一个事实,我跟皇帝不是父子关系这样一个事实,一个最终的后果就是,谁都无法去直面真正的自己,因为我们的情感都是不“自由”的,我们必须要对某物产生某种特定的情感,这产生了各种情感上的虚伪和道德上的伪善。
道德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标示界限,我们可以通过道德的消极意义来理解这一点,我们不知道究竟什么是道德的,但一个人侵犯他人的领地,这肯定是不道德的,通过道德的这个消极意义我们就可以清楚地领会到道德它标示的是一种界限。那么,道德的消极运用它形成的就是法律,法律它的根本作用就是在于标示出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谁都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领地。在法律划分出每个人的合法领地之后,在这个领地之内,人是自由的,每个人运用自身的自由所形成的行为准则,就具有了道德上的积极价值,道德的或者不道德的,又或者无关道德的,所以道德的积极运用就是自律的含义。在这个意义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不能用道德来约束他人,指的是我们不能用积极的道德来约束他人,比如把自己所认为的道德价值强加于他人之上。
那么情感的社会作用在哪里呢?道德是区分,而情感则是融合,道德所划分出来的个人,是理性而清晰的界限,但这种界限同时也带来疏离感,这种疏离感则需要情感来加以融合,所以情感通常会发生在亲密的人群之间,就如在家庭之内,如果事事都划分出界限,那么就显得极为无趣,也丧失了家庭存在的意义。人需要家庭,是因为有情感的需求,有拒斥疏离感大家彼此融为一体的需求,所以在亲密的人群之内,人们自愿放弃某些界限,这是付出,而得到的回报就是情感上相互交融的满足。
通过道德和情感的这种区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社会领域,道德主要作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公共领域,而情感则是作用于亲密人之间的私人领域。道德是人作为是负责任的人格存在而带来的东西,它属于人的“成年部分”,而情感则是人回归自然,回归物我不分的“婴儿状态”的一种生理需求,他们两者都可以说是人性的一部分。那么如果把人的“成年部分”建立在“婴儿状态”的基础上,它带来就是一个“巨婴国”,如果把陌生人的领域建立在以“自我中心”为本质的情感的基础上,这就是一个以“私”为本的社会,那么这样的国家也必然是一个“自私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3-3 12: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转....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3-3-3 12: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番剧……<奴隶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