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回复: 0

热热闹闹地“开”,无声无息地“关”,农村文化设施咋办?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2-5 10: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乡村博物馆作为村庄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最基层的文化活动建筑,是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载体。江苏乡村博物馆建设起步早,数量多,民进江苏省委会在基层调研时注意到,随着乡村博物馆建设进入快速升温期,地域特色不突出,展陈方式单一、建设定位不准确等问题逐渐显现。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一些乡村博物馆轰轰烈烈地“建”,热热闹闹地“开”,冷冷清清的“守”,无声无息地“关”。
△央广网发 沈天楠 摄
类似的问题在同属农村文化设施的农家书屋中也存在。由于农家书屋的建设缺乏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建设权属混乱、多头管理,对村民吸引力不高,一些农家书屋逐渐沦为仅供参观的场所甚至干脆一锁了之。民进江苏省委会建议,在乡村博物馆建设中,要充分对接各级相关发展规划,如文旅发展规划、农村农业发展规划等,切实把握规划的统筹性、项目建设的适度性和政策支持的协调性,避免决策冒进和盲目扩张。乡村博物馆的定位不应追求场馆的面积、展品的精美、装饰的豪华等表面效应,要将主要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保护、展示、宣传、教育、研究等服务功能上。突出特色化,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做到“一馆一策”,突出“一村一品”。要加强乡村博物馆讲解服务,让老物件开口说话,让旧时光温暖人心。对于农家书屋,民进江苏省委会建议,拓宽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既要把人吸引进农家书屋,也要让阅读走出农家书屋。可以发挥农家书屋充实“留守儿童”课后学习、丰富“空巢老人”精神世界、提升农村文化水平等功能。民进江苏省委会建议,加大对各地农建书屋的建设投入,明确农家书屋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避免交叉管理。政府通过购买社会力量服务,招募社会志愿者,将农家书屋作为校园教育、技能教育功能的补充。鼓励新乡贤和社会组织参与农家书屋的建设和使用,联合各地文化馆、剧团、社会团体送文艺演出和培训,发挥农家书屋作为“百姓大舞台”的作用。县级图书馆资源相对丰富,民进江苏省委会建议,充分发挥县级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作用,在各书屋间进行图书流转,使适合农民和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阅读的图书有效流动起来,提高图书利用率。通过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与县级图书馆资源联动,加强农家书屋的数字网络建设,保证数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从而为村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乡村文化建设服务,让其真正成为农村居民“家门口的精神乐园”。
新媒体编辑:薛婧审核:周佳佳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1cINWK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