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9年6月,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提交了一篇论文《必要的张力》,第一次引入了“范式”的概念; 又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范式”,大概的意思是科学家共同接受的一套假说、理论、方法和信念的总和。“范式转移”,大概的意思是指一个领域里出现新的学术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设或者法则,从而原本的常识悉数要被改写。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仅是具体结论上的刷新,更是一次范式转移,是全套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变革。举个例子:当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后,那么之前对地球上所发生的各种现象的理解就要重新思考了。
行业内人,大多亲身经历过智能手机的出现,拉开了移动互联网的恢宏大幕; 再从3G到4G到5G,改变了生活改变了社会,我们都是技术、资源乃至用户习惯发生转移的受益者。
那么接下来呢?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8月底,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已达16.98亿户,首次超出代表“人与人”连接的移动电话用户数(16.78亿户)。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时刻,万物互联时代到来。
先来看看什么是移动物联网?这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在2020年曾发文提出,要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建立NB-IoT(窄带物联网)、4G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在深化4G网络覆盖、加快5G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以NB-IoT满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以LTE-Cat1满足中等速率物联需求和话音需求,以5G技术满足更高速率、低时延联网需求。
(河南移动郑州分公司在荥阳张庄村打造的石榴园物联网虫情信息采集设备 )
目前,我国已形成涵盖芯片、模组、终端、软件、平台和服务等环节的较为完整的移动物联网产业链。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十四五”时期,移动物联网将成为承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落地的重要表现形式。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物联网网络,截至2022年8月底,NB-IoT(窄带物联网)、4G、5G基站总数分别达到75.5万个、593.7万个、210.2万个,多网协同发展、城乡普遍覆盖、重点场景深度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格局已经形成。
窄带物联网已在水表、燃气表、消防烟感和电动自行车防盗4个行业实现超过千万级连接和若干百万级应用,中低速4G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可穿戴设备等,5G行业应用案例累计超过5万个,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
黄舍予,“物超人”时代 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
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开始加速建设。5G的普及意味着什么呢?高带宽、低时延、更可靠; 在今年6月份3GPP正式冻结的5G协议的Release17版本,支持手机与卫星直接通信的“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功能被正式定义了,能满足更复杂更多样的联网需求。万物互联,才是5G商用价值啊。(推荐阅读:手机都要连上卫星,为什么是方向?为什么是现在?)
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一个新消型信息服务升级的过程,为空调、冰箱、门锁等等现有商品,供了一条升级换代的路径,并还将随着场景拓展而逐渐增加,这将带来全球万亿级别的市场体量。这时候的移动物联网,将进一步发挥形成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作用,从而为用户创造新价值,形成新范式。
(2021年紫光恒越工厂与浙江移动杭州分公司联手打造,紫光恒越3C智慧工厂的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以及智慧园区三大主题应用)
很多变化正在纷至杳来,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从私有到共享的产权变化,一码到底的数智供应链⋯⋯这是将所有之物都连接在一起的超巨大网络啊!
数字经济澎湃浪潮中,正在锚定新航道的运营商,正多维度深耕物联网产业。
2022年8月30日,浙江移动开了个“智联万物、如虎添亿——浙江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破亿暨万物互联发展推介会”,浙江移动物联网连接用户已突破1亿;并将启动“北斗七新计划”,从终端、网络、平台、应用、场景、服务、技术等7个方面全面发力,进一步加快构建联合创新、多方共赢的物联网生态圈和产业集群。
中国联通,则直接在对外公布自己运营情况业绩时,将子项目改为“物联网终端连接数”。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范式中。每天的思考、行为模式,是一组人际关系、过往历史、利益格局、价值观念的综合。
如何随着科技的进步获益?比较好的方法是,努力提升自己的觉察力,随时感知那些不符合自己范式的事实,找机会颠覆自己,跟上时代的浪潮。
见字如晤,能用文字和你相遇,甚是欢喜。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imoHYrA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