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趋势与宝马一直以来的理念不谋而合。宝马的设计师认为,设计一台好的车,需要先从情感入手。包含宝马在内的传统品牌,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车辆“呼吸感”,从灯效到语音助手虚拟形象,都意在强调车的生命力与感情色彩。
在BMW i 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Dee)上,宝马展示了一种车的感情。这款车具备多种不同的虚拟声音、虚拟形象与名字。同时,大灯和封闭式双肾型进气格栅共同组成了车外人机情感交互模块,车能做出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情感,如喜悦、惊讶或赞同等,用户还可自定义个性化的欢迎场景,车辆可通过语言和表情与人进行更为自然的沟通与交流。
AR、VR技术,是人类进入数字化世界的重要手段。而BMW i 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Dee)则是打算成为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桥梁、人们进入数字化的接口。
车如何实现AR的使命?相比车上的“大屏”,面积更大的车窗则是更好的载体。在游戏《赛博朋克2077》中,游戏中的车窗都可由黑变透明,车窗还可以显示更多行车信息。这样看似未来的技术,事实上也不用等到2077,目前车上的HUD虽然原理不同,但也完成了部分使命。
图源:宝马集团
如果想要实现“消灭大屏”的愿望,HUD的显示面积还需要更大,并且需要让车内其他乘员也能看到。在BMW i 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Dee)上,宝马展示了更具未来感的新功能——BMW先进平视显示系统(Advanced Head-up Display)。它的显示面积能够覆盖风挡玻璃的整个宽度,并且车内其他乘员也能在各种角度观看屏幕上的信息。
如果仅是如此,则还不足以称之为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桥梁。BMW先进平视系统具备与AR-HUD相同的增强虚拟现实功能,不仅可以实现最为基础的驾驶辅助功能、导航,还可以完成虚拟场景与现实相结合,让用户可以进入另一个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当中。
来到车外,宝马展示了另一项非常亮眼的设计。此前宝马曾展示过一款名为BMW iX Flow的概念车,这款车以宝马iX为基础,车身采用E Ink,也就是电子墨水材料,可以让车辆在黑、白两个颜色间自由切换。而这一次在BMW i 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Dee)上,该技术则进一步升级,电子纸薄膜覆盖整个车身,通过不同的电脉冲,车身可变颜色多至32种,并可独立分区变换车身上每一部分的颜色。
图源:宝马集团
不过,对于这项技术的正确理解或许与这款车的展示效果并不相同。如果单纯理解为车身变色技术,事实上这并不符合目前的法规。但如果这项技术被应用于交互领域,则有很大前景。
目前不少智能汽车也开始在车外交互做努力,例如通过前大灯的灯语开启迎宾效果,利用大灯进行投影,对其他交通参与者进行安全提示或传递礼让信息,还有车企选择在车外安装LED显示屏,来进行交互与传递个性化信息。
E Ink技术同样可以用于车外交互,无论是对车主进行迎宾效果,还是与其他交通参与者进行安全交互,其效果都要优于LED屏幕或大灯。原因在于,过多的屏幕、灯光会对车身整体设计造成影响,特别是大灯的数量、形状与面积,更是会影响一辆车的颜值。如果采用E Ink技术,在无需交互时可与车身保持同色,不会影响车辆的整体外观设计。
BMW i 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Dee)终究只是一辆概念车,对它的理解或许需要更具想象力。在CES上,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这款车展示出宝马在未来软硬件上的无限可能性,令宝马可以充分挖掘其数字化创新的潜力。”并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齐普策还表示,这些技术当中,BMW先进平视显示系统的技术或将首个登上量产车,实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