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回复: 0

机箱风扇安装大多数的人都容易忽略的几个细节!接线、数量、位置

[复制链接]

5

主题

5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2-12-23 14: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散热器风扇和机箱风扇的区分:
二、购买机箱时,会配带风扇吗?
三、机器的级别配置,影响风扇位置和数量:
四、机箱风扇的安装流程及注意事项:
五、固定风扇有三种方法:
六、机箱风扇如何接线?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关注【装机查馆】每天分享科普解答各种大家想知道的电脑知识
我将每天超级详细的给大家教学【电脑装机全教程】包括:
平台介绍、cpu安装(AMD/Intel)、内存安装、硬盘安装、风/水冷安装、主板安装、散热器/风扇安装、电源安装、如何接线、显卡安装、显示器链接。如下图:
上一期我们教学了台式电脑SATA硬盘安装、以及包含的知识和注意事项。
这期我们继续教学——电脑风扇如何安装?以及容易犯错的注意事项
建议:知识点易忘,建议先关注和收藏
散热器上的风扇:用于将热空气排出散热塔,或将热量从冷排吹离。
机箱风扇:安装在机箱上,用于往机箱内吸入冷空气,并往机箱外排出热空气的。
二者不是一个概念。
绝大多数低端机箱不会配机箱风扇,需要你自己额外购买。
很多中高端机箱,会出厂自带一把或者三把风扇,出厂的时候就已经帮你固定好了。
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再花钱购买更多的风扇。
不过需要注意:水冷冷排会占用原本的风扇位。
通常来讲:
i3+50级别以及更低配置的机器,无需安装机箱风扇,本身的发热就不算很大。
i5+60级别的配置,可以只安装尾部一个风扇即可。如果有条件可以再加一个前面的进风风扇。
i7+70级别的配置则只需要保证前面有两个进风,顶部一个出风,尾部一个出风即可。
i9+80及以上配置,推荐是前面三个装满,顶部三个装满,尾部一个也要安装。
P600S这个机箱在出厂时:
前面标配三个14cm的风扇。
顶部可以再固定两个14cm或者三个12cm的风扇。
尾部则可以固定一个14cm或者12cm的风扇。
不同机箱安装的风扇位置和规格是不同的。具体请参考机箱商品详情与机箱说明书。
【步骤一】:安装之需要拆除机箱的前面板和顶面板。
(1):追风者P600S拆除顶面板的方法:拧松尾部的两颗手拧螺丝,然后往后用力一拉即可拆下。
前面板的拆卸:直接扣着前面板的底部,用非常大的力气拉就可以拆下了。
(2):不同机箱拆除顶面板和前面板的方法不同,也有的机箱顶盖就没有顶面板。具体请以机箱说明书或者详情为准。
【步骤二】:安装风扇时注意风向正反不要上错:
(1):电脑里用的风扇风向和家用的落地扇是反着的,它的正面也就是扇叶面是进风面,背面也就是马达型号和参数一面是排风面。
(2):机箱风道绝大多数情况都是遵循前进后出,底进顶出,因此前面三个风扇应该是扇叶面对着机箱前面,马达面对着机箱里面,从机箱前面吸入冷空气。
(3):顶部的三个风扇,应该是扇页面对着机箱内,马达面对着机箱顶部,排出机箱内的热空气。
尾部的那个风扇应该是扇叶面对着机箱内,马达面对着机箱尾部,同样是排出机箱内的热空气。
把风扇放在对应的位置以后,就需要进行风扇的固定了。风扇的固定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使用这种比较短但是很粗,而且螺丝牙比较锐利,间隔较大的这种自攻螺丝。从机箱外直接用力拧到风扇的螺丝孔洞中。
通常机箱风扇四个角会带有减震橡胶垫。拧螺丝的时候不要用力拧到死,会把橡胶垫挤瘪导致减震功能失效。
拧螺丝的力度应该遵循风扇刚好不会晃动,且橡胶垫受到非常轻微的挤压即可。
同时需要注意不要一次把一个螺丝拧到底,不然风扇会翘起来。应该和固定散热器螺丝一样。以对角线1324每个螺丝各拧一点。逐步拧到底为止。
第二种:使用一根超长的螺丝,直接穿过风扇的螺丝孔,然后再另一侧使用螺母上紧即可,拧螺母的力度也要遵循刚好不会晃动,且橡胶垫受到非常轻微的挤压即可。
第三种:使用减震胶钉;进行固定,减震胶钉有两种:一种是较长的穿过式。一种是较短的免剪裁式。
穿过式的安装方法:
是从机箱外,将减震胶带穿过风扇的螺丝孔洞,用力的将胶钉的引导段拽过风扇,然后使用剪刀将引导段剪短即可。
免剪裁式的安装方法:
则是直接穿过风扇的螺丝孔洞,然后从风扇的侧面用力一拉即可。其余三个也是如法炮制。
固定好风扇以后就需要接线了。
(1)小3Pin和小4Pin的风扇需要接在主板的SYS_FAN 风扇接口上。
(2)大4Pin的风扇需要接驳在电源线上。
(3)私有接口的风扇需要接在厂家的集线器和控制盒上。
至此,机箱风扇就算安装完毕了
下期我们来详细讲解所有配件的具体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何接驳电脑电源上的各个线缆及安装?
点赞、收藏、关注你的一个点赞就是我做讲解的最大动力。谢谢大家!
领略新潮硬件,分享优秀产品,传播装机知识,解答电脑问题。这里是【装机查馆】,我们明天再见!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6U4SXu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