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方面,今后的高温热害将呈“常态化”(据中国种子协会),甚至越来越严重(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可逆转)。
特别是“三面有山,一面靠海”的这个区域,是世界独有的特殊生态环境,玉米高温热害十分严峻。
“五省二市”——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北京、天津的夏玉米,选择品种的第一要素是抗高温(耐高温)。
另一方面,对温度敏感的“某美系品种”的繁衍的后代,至少让80%以上品种的有了“不耐高温”的基因(见下图,要学会“逆向思维”)。
含有“美系某品种”血缘的“美系品种的子子孙孙”的品种,在东北区域推广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域推广,就有点“太那个了”。
请注意之一:张世煌研究员的提醒
详见下图。这是2013年就发出的预警。
请注意之二:杨利华研究员的提醒
详见下图,这是2016年的预警。
请注意之三: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王玉玺处长的提醒
详见下图,这是2019年的预警。
请注意之四:杨利华研究员的2022年视频解读
只要你看完下面这个视频,你就彻底清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高温热害,恶如毒蛇!2023年的夏玉米,品种一定要抗(耐)高温玉米高温热害“恶如毒蛇”,很多年的教训,为啥有些人“记吃不记打”呢?
夏玉米高温热害,最早引起种业圈一部分人士的惊醒,是在2013年——很多人开始研究玉米混播也是始于这一年。此后的2014年“青枯”,2015年锈病,淡化了很多人对“高温热害”的重视(仅仅一少部分人始终警惕高温热害)。
接下来的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四年高温热害,一些品种垮掉了,一些种业公司垮掉了,一些种子门市关门了,一些曾经的种子经销商或“一蹶不振”,或越干越难,或转行了,甚至有的人现在依然在外面打工度日。
下面这张图,是李潮海教授针对2016年的夏玉米高温热害的调查数据。
为什么偏偏有一些人“记吃不记打”呢?“阅人无数”的@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分析如下:
1,育种人较为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理,忽视了我国玉米的“本土资源”的改良,胡乱地“崇洋媚外”,更甚至一些“育种痞子”快出品种、多出品种而针对某些“只懂经营,不太懂品种”的种业公司老板展开攻势。
虽然高温热害频发的“五省二市”培育的品种不一定都抗(耐高温),但是,这个区域之外培育的品种抗(耐)高温热害的几率呢?
2,种业公司的决策层,真正从全局的角度和面向未来的纬度考虑,而且对品种真的“懂一些”的,能占多大比例?——至少,每一年进入“失信黑名单”的种业公司约200家左右(大家可以翻阅农财网种业宝典和种子天下的数据)。
3,种子经销商对品种“不真懂”或“真不懂”的,占多大比例?请注意,需要“举一反三,反复论证”的观点才最接近科学。
4,不知道品种“真好”或“假好”而买种子的,占多大比例?
5,所有的种业公司、种子经销商、种植户,真正想而且去做了“鹤立鸡群”或“鹤离鸡群”事情的,能占多大比例呢?
6,“毒蛇”再恶毒,只要不伤人,至少不要出现“农负与蛇”的案例,它待在“它应该待的地方”也是可以的——玉米品种不耐高温,你就不要在夏玉米区域销售,也算有良知的。咱们看下面这位值得我们尊敬的“种业人”的观点,一定要记住:品种的审定区域≠最适宜种植区域,这是两个概念。
虽然“卖的”认为审定的区域都可以销售,但是“买的”却要承担55%的品种“抗性不行”(包括高温热害在内的多种抗灾能力),因为,55%的品种在审定之后1—3年就彻底“歇菜了”(见下图)。
夏玉米抗(耐高温),出路在哪里?
发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你“鹤立鸡群”和“鹤离鸡群”的优势。
在品种抗(耐)高温方面,据@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当前了解到的情况(未必全面),最值得我们尊敬的有两个科研团队:
一是陈伟程先生、田贵军先生的“伟科育种”团队,将“黄改系”育种做到了“登峰造极”,至少让几十家种业公司“效益大幅度递增,且名利双收”。
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育种家刘新超先生主导的“热改育种”,将缅甸的热带种质资源融入本土种植资源,培育出“矮黄金9号”等与众不同的“热改系”品种。
除了品种改良方面,在技术方面“解决问题”的李潮海教授,可谓是“玉米混播第一人”——李老师在这方面研究已经至少20年了。而我们@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只是“学生级别”,仅仅研究和实践了9年时间。
下面这张图片,是中国作物学会刊载的李潮海教授的科研结果——耐高温的品种与“不抗高温的品种”混播,可以提升29%—47%的授粉率。
也许,拯救那些“只有美系品种”的种业公司,以及那些“被套牢”的种子经销商(已经交了美系品种的种子预付款的),只有依靠李潮海教授了。因为,他们“心存侥幸”再赌2023年很有可能“祸不单行”而遭受比2022年更严重的高温热害,让他们“一下子回到解放前”(把多年的效益都赔进去),是为“下下策”。
他们不能“革新”,只能“改善”,总比“一条道走到黑”要理智很多。
#玉米真科技##农业真科技#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5PVvsb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