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回复: 0

懒狗的A&H 1D使用报告(ver. 逼话过多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8-14 15: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突发奇想来做这个内容,其实根本上源自一个孽缘,作为捡垃圾爱好者,偶尔逛逛闲鱼,看看能淘点啥二手设备尝尝鲜再亏点转卖出去基本是常态,22年底正准备考研的时候,在闲鱼上刷到了一对看起来成色还算不错的xone1D,看着价格也不错,就一时脑抽,就下单买了回来,就,自此开启了一段孽缘。
1D那个周六,我兴冲冲地去顺丰拿了快递(还是到付……),然后借着这一天休息,下了A&H官网的驱动,当时被兴奋冲昏头脑的我虽然看到了windows驱动下面写的支持系统xp,vista,win7,但是没有在意,然后我按照用户手册的操作连接设备安装驱动,连接设备安装驱动,连接设备安装驱动,然后,就发现自己狠狠地寄了,就真的,就算开了兼容性模式也不支持QAQ
寄了在那个天气有点阴的下午,我翻遍了相关的各个论坛,发现我一样的倒霉蛋还真有不少,以为捡了个便宜,结果小丑竟是我自己。在询问了一位对设备颇有研究的前辈@赛博工坊之后——我感觉在我询问他的时候,他在尽力不笑出声来——他告诉我因为WinUSB在windows8引入了新的兼容ID,xone 1D作为一个早在2007年就发布的MIDI控制器,其硬件ID在windows7以上的系统并不能正确识别的,而Allen&Heath对xone1D的驱动程序更新也就只到Ver.1.1.0。
究其原因,首先是1D与同时期发布而且自带4进5出9个96kHz24bit立体声通道audio interface的xone2D相比较——这东西怎么看都是用来搭配xone的模拟混音台的——1D的功能过于单一,而就当时的使用场景,例如Richie Hawtin当时的配置,一般是使用xone2D与DJ的笔记本进行连接,承担MIDI信号与音频信号的传输,1D就好像我在和大师朋友打APEX一样,只是一个挂件,就算不能直接和电脑连接也可以用大五芯线连接2D的MIDI,再通过2D与电脑连接,而由于2D内置了audio interface,其硬件ID在识别上不会出现像1D类似的问题(当时也在闲鱼上看到了二手的2D,早知道就买一台1D加一台2D了也省得我折腾QAQ)。更何况,在xone1D的生命周期末尾,单就作为Traktor控制器而言,Native Instrument本家也推出了同种类的控制器,也就是第一代X1, 以及后续推出的D2、X1mk2和F1;而在14年左右Allen&Heath也推出了设计更成熟的xone K1和带audio interface的K2,带有灯光的pad也使得功能和映射在操作中更为直观(一些较为hi-end的控制器如fader fox的Versus和4TrackTrigger就不在本文考虑范围了,虽然看着是真的好,但是瞅瞅自己的钱包还是爬了)。
2D
Richie Hawtin92搭配2D综上所述,由于当时还在备研,懒得折腾,捡便宜收回来的这一对1D就狠狠吃灰了。啊,那要问我寒假为啥不弄,别问,问就是懒病犯了XD。
为了把这一对1D与电脑成功连接,有三种办法,第一种最简单,就是买俩大五芯转USB的转接线连接电脑,再买俩5V的电源适配器,USB接口负责供电,代价就是已经乱得像盘丝洞的桌子进一步雪上加霜,这时就不得不想起K2上x-link的好了,以及两根有小概率抽风的MIDI interface,自己当卧室DJ还能忍,要出去演出那就只好祈祷一下今天老天爷给面子。
要是不想桌面在盘丝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以试试刷写固件来更改USB设备的硬件ID,经过简单拆解,发现这东西的USB通信和MIDI信号传输是集成到一块芯片上的,为了避免我这个菜逼把设备变砖,连MIDI输出也搞坏掉,通过刷写固件来更改硬件ID这件事算是暂且搁置了。
第三种方法是在里面放一个单片机替代IO板,单片机负责通过USB与电脑通信,并用于供电,这个方法只要主控板和IO板的连接线上找到对应线连到单片机就行,操作上的可行性还蛮高的,以后有时间整好了咱们再唠唠——懒狗是这样的。不过话说有这时间,还不如自己动手DIY一个MIDI控制器,这个算后话啦,要做好的话就再写一篇专栏。
凑合着解决了最大的问题之后,就是MIDI映射合使用体验了,不得不说,A&H的设计确实很符合我的审美(换句话说就是没啥设计hhh),面板的漆面看着也很舒服,想起之前论坛里老哥评价A&H产品“solid as a tank”,1D显然也是其中之一。不过这显然不能弥补我再这一段时间使用中的纠结体验。
原谅我在这里很多词难以想出信达雅并且简洁的中文翻译,就直接把原单词放上去了。
首先是编码器的映射问题,由于1D发布于07年,主要针对的Traktor和Ableton用户,而在当时,Traktor的MIDI映射编辑器里是没有针对于编码器cc信号,而是分别设置增加和减少两个MIDI信号,同时期的LIVE则有这一功能,所以1D设置了两种Layer:一个是对应Traktor,即编码器分别对应增减两个MIDI信号;另一个则是对应Ableton,其编码器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cc信号。这在映射过程中,对于一开始没看用户手册的我造成了些许困扰。
另外一点,就是相较于它的后辈而言,1D的按键灯光只有下半截的4个从92上继承下来的按钮,对于这类强烈依赖modifier来达成shift功能的控制器而言,这就意味着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指示性,modifier使用toggle很容易造成功能的混乱,对于一些复杂的映射显然不如K1/K2来得更易用,尤其是考虑到相较于K1/K2来说,1D的键位更少,要实现相似功能还要设置更多的modifier,这些modifier全用hold的话,呃,等下,我设置了几个modifier来着,4个·,我***。
最让我难受的是,效果器的映射,虽然K2的效果器映射也着实为了我一番脑筋,但是,1D,这位更是重量级。首先Traktor大部分效果器都3个knob和3个button,问题就出在这三个button上,那我只能在1D上这12个可怜的button上再用modifier来分上一层,还有FX assign,再来一个modifier,算上每个控制器上要控制两个deck,对应俩modifier。那么破案了,某人在MIDI映射里用4个modifier的原因找到了!·结合上我在上文所说的modifier的触发方式是hold,操作上的易用性就狠狠地向功能妥协了,感觉手指像一个身体不协调的老哥玩跳舞机。不过,反过来想想,往一个老控制器这么多功能也确实是我的问题。
剩下的问题基本就无伤大雅了,很多也是老设备的通病,例如encoder和knob手感粘滞,缓动盘轴有点歪而且表面类肤质氧化之类的。老设备嘛,功能正常就谢天谢地了。
如果真有老哥看完我这么一堆神神叨叨的碎碎念,真的打算搞一台耍耍(当然不建议,而且不想自己搞映射的话——这里还是夸一下A&H的——可以在官网discontinue的条目找到这台设备的用户手册,以及tsi文件,甚至还十分贴心地提供了layerout的PSD和AI文件,方便用户修改映射和layerout,改好了再找人打印一个,贴上去就好了。
不过,玩冷门设备尤其是老的冷门设备的,有一个算一个,多多少少沾点偏执XD
摆了(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qJhqTH8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