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回复: 0

花小钱办大事!捡垃圾做一台超静音、超节能的固态NAS服务器

[复制链接]

4

主题

4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7-21 12: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钱韦德,最近我一直在折腾纯固态NAS,我想找到那种能满足理想中,纯固态NAS形态的小主机。也就是体积小巧、运行安静和盘位多。运行安静比较容易,基本都能满足。但是体积小巧和硬盘位的数量是直接相关的,不然直接无脑买小体积的NUC就好了。在冥思苦想一段时间后,我突然发现,欸!华擎的Deskmini系列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啊,我折腾了一圈,发现有两个问题:首先在黑群晖和unraid下面,无法识别我手上的达墨水瓶座。水瓶座是一块PCIe4.0的盘,我手上也没有其他的4.0的盘,所以就不知道这口大锅是AMD的,还是达墨的,还是黑群晖的。第二个就是华擎X300虽然有两个M2插槽,但是有一个M2在主板背面
这就会导致严重的散热问题,比如我在测试BT下载的时候,黑群晖直接过热关机了。
折腾了半天就这?我不甘心!于是就又火速买了一个B660的deskmini,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装上黑群晖后,发现一块硬盘都认不到,顿时两眼一黑。调整了一下心情之后,我觉得我和华擎的缘分已尽,不该强求了。于是就把两台deskmini给卖了,眼不见心不烦。
但是啊,有时候你想放弃,有人却不想放过你,比如闲鱼。就在卖主机的这几天,闲鱼首页给我推了一个华硕的小主机,我当时点进去看了看,立马就觉得,不错啊,好像挺适合折腾的样子,于是就......
吸引我的这台小主机是华硕的VC66-C,设计用途和华擎的deskmini差不多,里面无论是配置还是结构都类似。
这是一个包含了一块i3-8100的准系统,售价850块钱,自己配上内存和硬盘就能用。你想要其他的CPU也可以,9代和10代的都有,也可以上更高的i5或者i7,就是价格会很贵了。
外观是全塑料的,这个比华擎的差一点,整体大小差不多,华硕的这个又宽又扁,华擎的则更加胖一些。正面和背面都是IO接口,具体我就不介绍了,毕竟不是重点。
看到这个串口我就知道可以搞事情了,把它替换成2.5G网口岂不是美滋滋?这也是我为什么买它的其中一个原因。
拆开后可以看到是双层的设计,上层是CPU和内存以及M2硬盘的位置,这里CPU的散热器用了一个涡轮扇,我试过了,装i3的情况下很安静,不需要担心噪音。
串口果然是可以拆掉的,装上无线网卡转2.5G的网口后,刚刚好,严丝合缝。
背面则是两个2.5寸SATA硬盘位置,这个地方没什么散热条件,不建议上机械,会非常热,还是上固态比较好一些。
这两个SATA,加上正面的一个M2,一共有三个盘位可以给我们用,虽然不多吧,但也是这个体积下比较极限的配置了,毕竟不是专门用来做NAS的。
电源是19V、4.74A,一共90瓦的额定功率,最高能带i5差不多吧,可能买更高配的话,标配电源功率也会增大。
那主机就介绍这么多,接下来看看配件吧
配件介绍CPU刚才说过了是i3 8100,内存找了两根4G的笔记本内存,组成双通道8G,做NAS足够用了。
无线网卡转2.5G,我买的是直头的,因为弯头的话会跟SATA供电线打架
并且你在安装的时候,要注意这个插线方向,如果插反了就会变成百兆,或者压根无法识别
这也是搞了我两天时间的一个大坑,让我深深的感慨啊,防呆设计真是伟大的发明!
这次固态是达墨的,1根2TB的水瓶座和2块4TB的QW521。我们家用的NAS来讲,读写是非常少的,也就是存取照片视频等文件,最多挂一点下载,其实这对于固态来讲,并没有多少的压力。而水瓶座2TB的TBW,也就是总写入量为3600,我们按照5年质保时间来计算,每年是720TB的写入量,也就是差不多2TB一天。
即便是QW521 4TB版,也有2800TBW,相当于1.5TB每天的写入量,这个写入量我相信只要达墨不虚标,大家肯定是用不完的。
当然无论是固态还是机械硬盘做NAS,重要资料都建议备份,最好遵循321备份原则,防止自己珍贵的资料丢失和损坏。
水瓶座2TB的测试之前做过了,就不赘述了。我简单测试了一下QW521 4TB,结果如下。缓内的读写速度分别是550MB/s和480MB/s左右,而且随着占用的增加速度没什么变化,即便是到了95%的占用,缓存依然没有失效
此时写入150G的文件,缓存还有70G,所以QW521 4T这块盘的缓存基本是可以撑到最后。
出缓之后,TLC顺序直写速度是79.28MiB/s。
缓内的4K-Q1T1读写分别为40MB/s和120MB/s左右,和PCIe4.0的M2 4K速度大概差了一半。和顺序速度一样,95%的占用下,也没有出现失缓的现象,而且不同占用下的速度依然是差不多的。
出缓之后,Q1T1下的4K写入速度是9.78MiB/s。
最后是随机写入的稳定性,IOmeter的Q1T1 4K写入测试30分钟,速度在7.5MiB/s到11MiB/s之间,速度波动很稳定,界限清晰,几乎没有出现速度特别低的点。
测试环节接下来我们来测试一下这台小主机的硬盘温度和网速。我使用黑群晖系统,把两块SATA和一块M2都做成了存储池,主要看看水瓶座和QW521,在BT下载时候的温度表现。我用qbittorrent下载20多个热门的种子,此时的下载速度在50MB/s左右
经过十几分钟的下载,温度一直维持在44度,并没有什么波动
看来散热条件不是很恶劣的话,这点负载对于M2还是小菜一碟,因为我也只是加装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散热片而已。
我也测试了SATA盘,那温度就更没什么动静了,基本不需要担心。
那么既然是纯固态NAS,也安装了无线网卡转2.5G的网口,我们不妨再极限一些,加一个USB的2.5G网卡,通过SMB多通道组成5G的网卡,来看看速度如何。
拷贝一个文件,速度可以达到差不多560MB以上,足够跑满这块SATA盘了,有高速需求的小伙伴也可以尝试一下,还是很好玩的。
由于是纯固态,而且NAS的负载也不高,这台小主机的噪音几乎听不见,非常的NICE。
另外我测试了一下功耗,在25个BT下载的的情况下,整机输入端的功耗保持在25瓦左右,还是挺节能的。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台纯固态的NAS是否满意呢,欢迎评论交流一下。目前自己DIY纯固态NAS还是不容易的,最主要的障碍在于小体积和多盘位不可兼得,市面上NUC类的小主机一般只有两盘位,也就是一个固态加一个SATA盘。如果自己组的话,体积肯定是没法和品牌小主机比的,那么纯固态NAS的一大优势就没有了。我知道有软路由做到了4盘位M2,还有3D打印的纯2.5寸SATA的NAS,但是我个人都不是很喜欢,主要是外观和做工用料实在是不太行,这种魔改折腾也不是我的菜,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偏好,并不能否认他们的价值,你喜欢去折腾也挺好的。
另外一个自己搭建小体积NAS的障碍,是NAS系统兼容性。大的PC型NAS,网卡不兼容我就换一张,SATA找不到我就上HBA扩展卡,小体积NAS由于无法更换硬件,所以对于系统的要求就变高了,尤其是对于没有折腾过NAS系统的小伙伴,简直是地狱级别的难度。所以我会把这次折腾过程中的参考资料放在简介,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自取。里面包含了黑群晖教程、使用M2做存储池、安装USB-2.5G网卡的教程、开启群晖SMB多通道,甚至还有黑裙正确显示CPU信息的补丁,相信够你玩一玩了哈。
折腾了快半个月的纯固态NAS,其实我最大的感触是,NAS厂家出的纯固态NAS或许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硬件定制化,体积可以做到很小,系统的兼容性也完全没问题,而且可以配上高速的网络接口。只不过在普及之前,销量太少导致价格高企的问题,肯定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我只是希望平价化的过程可以早点到来吧。
好了,那么本期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点赞评论订阅支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拜拜!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pp615kO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