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城市更新、产业转型等发展需求,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开始重视通过发展产业以驱动城市的更新与升级,替代传统只关注物理空间改造与更新的模式。在当下的城市更新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戴德梁行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系统性提出“创新区”概念。为更好将创新区概念融入城市更新与片区开发的复杂关系,并展示如何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实现片区独特而高效的开发:
7月14日由戴德梁行联合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于华建集团,以下简称“上海院”)、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城市院”)共同主办的“无问西东系列沙龙第二季“成功举办;同时戴德梁行也正式发布-走向“城市里的创新区”报告。来自上海、成都、重庆、广州等地的协会、政府、企业等的嘉宾和代表参加沙龙,共同探讨城市更新与片区整体开发的难点与解决之道。
戴德梁行重庆公司总经理、华西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魏晓龙系统性提出:“创新区”概念通过引入新的经济活动和创新生态,将衰败城区、旧工业区、滨水旧码头等区域进行再次开发;强调通过产业与企业的发展,帮助所在的城市或都市圈提高区域价值,提升全球竞争力,从而驱动城市的繁荣发展。并配合以产业升级为核心驱动的城市更新才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且持续的动能。通过创新区的12个指导原则研究,包含产业引擎、政府规划、交流与合作等研究,并综合国内外成功经验总结出产业是城市更新的源动力,激活城市存量空间,培育创新创业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魏晓龙:《走向城市里的创新区——科创驱动下的全球城市更新趋势研究 》
上海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魏懿表示,无问西东系列沙龙作为一个打破地域束缚,开拓专业视野的交流平台和学术品牌已经举办了两季,创新区概念的引入也让大家有了新的视野和思考,让城市更新能将新概念与规划实施总控与设计总控相融合,更积极的探索城市各种功能片区。
(魏懿致辞照片)
中国电建城市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吉翔提到,城市更新与片区开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增长点。如何让城市建设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性难题。中国电建城市院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将“城、能、水”作为三大主营业务,深耕了一批项目,形成了各业务板块融合发展的新兴模式EOD项目,希望通过后续的分享与大家共同探讨与深化。
(吉翔致辞照片)
(刘阳主持照片)
上海院西南设计院负责人刘阳主持沙龙。
主旨演讲环节,上海院规划与城市设计院副院长范文莉提到:当下,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已是必然,城市更新也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供给的重要途径。她聚焦高密度高价值片区,介绍三个重要探索:一是区域整体开发是上海实现重点片区价值重塑、转型提升、彰显品质内涵、塑造地区特色的有机更新的一个重要手段。与传统的宗地开发相比,区域整体开发更加注重片区整体系统,更加注重功能策划,更加注重运营管理。二是介绍一套的区域开发总控工作模式。区域整体开发核心是综合与统筹,伴随区域开发过程,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一种机制,形成一种可实施、可落地、可推广的技术服务模式,确保整体品质。 三是介绍上海正在探索的“三师联动”机制,提升片区更新核心竞争力,全维度提升开发品质。
范文莉:《高密度片区整体开发与路径探索》
来自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规划研究室的胡垚表示,城市更新行动是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战略选择,是落实城市总规、推动城市转型、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上海先后印发了城市更新最新的相关法规文件,明确上海城市更新的工作路径、管理机制、政策以及相关程序等内容,为上海探索存量用地更新利用的新模式,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做好了相关工作保障。她在分享中对上海市城市更新的历史背景、文件制度体系、相关政策等进行介绍与解读。
胡垚:《上海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和政策解读》
中国电建城市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吉翔指出,EOD模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EOD模式目前已成为助力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更好的了解EOD模式及实操流程,结合漳州高新区绿色发展EOD项目实操案例,介绍从项目包装策划到在推进项目建设实施中的思考和问题。
吉翔:《EOD模式在片区开发中的应用及案例分享》
DLR Group董事、亚洲区建筑设计负责人蔡羽强调,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新评估改善现有建筑环境,焕活未被充分利用的城市区域,从而促进可持续性、功能性及多元性俨然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挑战。通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划和设计,创造宜居且具有弹性与包容性的城市环境,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他以上海长滩这一东部标志性建筑项目为例深入探讨构建未来集文化、服务、休闲与生态为一体的地标性综合区,为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和实现路径,推动城市更新与片区开发的实践创新。
蔡羽:《城市更新中的滨水建筑》
上海院城市更新院副总建筑师刘寄珂以上海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形式最丰富的里弄建筑群之一,上海静安区“张园”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为例,介绍在城市更新的契机下,张园地块以“保护为先,文化为魂,以人为本”为原则,留存并延续平方公里级历保建筑群文脉,通过空间格局再生和功能业态创新活化历史建筑,通过生态环境健康与舒适性提升研究完善里弄建筑品质,通过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提供巨大空间资源并实现三线轨交联通,成为上海里弄街区的保护更新标杆和上海未来城市更新的名片之一。
刘寄珂:《上海历史风貌片区的城市更新实践》
主旨演讲结束后,现场嘉宾与主旨演讲嘉宾进行了互动,就演讲内容作进一步探讨。至此,“新旧共生:城市更新与片区整体开发”无问西东系列沙龙第二季圆满结束。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phMYGVZ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