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回复: 0

直接扫地出门?中国地产合伙人式“分家”

[复制链接]

5

主题

7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3-7-10 09: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华语影视导演陈可辛曾经说,“中国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这不全是因为财富,是尊严、面子、贡献,是你的付出对方有没有认可。”
虽然陈可辛曾执导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名声大噪,但他却得出的现实经验是,最好不用合伙人。这也在中国商业现实中,基本得到验证。
中国合伙人时钟拨至2023年,疫情阴霾虽已散去,但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在艰难中求存,一次次“救市”的传闻拨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这像是一道曙光,是支撑行业人士前行的最后希望。然而,上演在真实世界的却是,除了层出不穷的“外患”还有各式各样的“内忧”。
某种程度上说,总部位于北京的石榴集团是幸运的。这家企业在房地产市场沉浮中,几乎踩对了每一个风口,甚至在爆雷、退市哀嚎遍野的市场中而存活至今。然而,令整个行业都未想到的是,两大创始人竟因内部权力纷争陡然进入大众视野。
6月21日,一份由石榴集团董事长崔巍签字并盖有公司公章的致全体员工的内部通知称,副董事长桑春华因个人原因于当日中午12点离职,不再担任石榴集团的全部职务,禁止其进入集团各公司的所有办公场所,停止其全部工作权限。
同时一起“被离职”的还有李广田、丁庆蔚、杨玉凤等三位高管。四人的职务及负责事项均被崔巍无提前告知的情况下予单方面剥夺。
随后,桑春华及时回应,在发给崔巍的一份回函中称,崔巍故意捏造事实、无端指责其本人存在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无论捏造何等理由,均无权以个人单方通知的方式免去其在石榴集团的职务。并强调,双方在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分歧,理应在股东层面通过妥善方式协商解决。
未来预期悲观如房地产,企业“内忧”也在以各种不可思议的形式显现,上至高管,下至普通员工,突然被离职、各类内讧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像石榴集团这样,二十余年情谊的创始人以这样的方式一朝决裂,也非常罕见。
有知情人士透露,因两大创始人权力纷争不断升级,崔巍甚至于6月21日纠集数十名闲散人员闯入公司,以特殊手段强行控制公司,并将各公司用章强行私自占用,对公司同为联合创始人、董事、企业操盘人、多公司法人的桑春华直接免职并发送全体公司同仁,导致事件升级为公共事件。
而崔巍本人自6月21日发布该通知后,到目前为止,已连续16天占用各公司用章及各类资产持续留宿公司办公大楼未曾回家,桑春华则不能进出公司大楼。
发迹于微时
石榴集团作为一家发迹于房地产代理销售,成事于房地产开发,继而探索多元化投资的公司,前半场几乎完美地踩对了市场奔涌向前的每一个时点,甚至最终将石榴集团带至中国百强房企。
时光还要追溯到90年代末期,当时正值中国房地产市场变局前夜。彼时,一些先知先觉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只不过,可能,任谁也没想到这场机遇未来会如此波澜壮阔,造富了一批又一批走上人生巅峰的企业家。
崔巍和桑春华当时都还是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崔巍正经营一家二手房门店,而比崔巍小九岁的桑春华则开始涉足一手房地产楼盘的代理销售,以行销的模式游走于一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开拓业务。因对未来地产事业的憧憬,两人走到一起,萌生了共同创业的念头,一路从青岛到济南,再到北京,并在此期间,完成了第一桶金的原始资本积累,也确立了石榴集团最早期的企业雏形。
公司组建初期,年长的崔巍主导确认了股权比例的分配意见,华美地产是他们北上北京时最早确立的品牌名,当时的架构大体是,崔巍持股57.42%,桑春华持股41.58%两人合计持股99%。崔巍主要负责企业投资决策及部分项目拓展的工作,桑春华则负责公司全面经营管理工作。
华美地产在那个年代是成功的。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街道上、地铁旁,人们都能随处可见来自地产销售发放的小广告,而最早将此做到极致的就是崔和桑所创立的公司。华美地产,这个名字乍看并没有什么深意,不过他们通过发放纸巾、钥匙链这些疯狂推销的方式,给当时的地产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一度席卷通州市场,被冠以“通州王”的称号。
街上发单(图片来源于网络)于2002到2010年间,华美地产销售团队所向披靡,在京代理过几十个项目的销售,高峰时期桑春华所带领的销售团队多达3000余人,公司也因此走向鼎盛。
2007年,K2地产成立,在华美的代理销售条线之外,公司由此正式涉足房地产开发业务,同样在工作分配方面,崔巍更多关注投资与外联,桑春华负责K2地产的全面经营管理工作。
通州K2海棠湾K2源于乔戈里峰,是国际第二高峰。知道缘由,名字的寓意也并不难理解,核心是说,并不想做老大,但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立鸿鹄之远志,实践蚂蚁之行动。
K2的转型是明智的。在那个地产资产迅速升值的年代,从2007年到2012年,K2地产经历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最疯狂的阶段,饱尝市场甜头,也曾因较好的产品设计与销售业绩跻身全国地产百强66位。
客观的说,除了踩对行业风口,K2崛起与桑春华的付出功不可没。但凡在K2工作过的人,都曾见识过排队等待进入桑春华办公室签字的场景。
矛盾渐起
与大多数商业故事题材电影套路相同,崔巍和桑春华这对中国地产合伙人也最终走向了矛盾重重的局面。
崔巍最早是一名地理老师,桑春华擅长销售,两人均不是专业商业管理出身。随着企业壮大,管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两位创始人的经营理念分歧也逐渐涌现,崔热衷多元化探索,而桑更多的专注于企业作为房地产开发与营销公司的整体经营,两人也曾经在对3000人的销售团队解散问题上产生较大分歧。
房地产市场也不是一路狂飙向上的宠儿,201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波动加剧,人们逐渐意识到,黄金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了,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不可避免的要来了。此时的K2地产虽面临创始人理念不同难以改善的局面,但二人多年的情谊尚在,公司尚能继续向前。
2016年,k2地产再次整体更名为石榴集团。据说,该名是由桑春华所起,石榴寓意为聚合是力量,分散是生机。桑春华当时对媒体的解释是,这正是中国创业者的典型描述,不论是地产本业,还是未来的科技与金融,石榴集团都将致力于改变城市的肌理,为焕新一座城再攀高峰。
石榴中心寓意是美好的,但市场发展并不如人意。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加剧、石榴集团多元化失败以及上市未果,崔巍和桑春华二人的矛盾一再加剧。
现在来看,如果石榴一直专注于房地产开发,不过度使用杠杆,不盲目搞多元化 ,依然保持并强化原有强销基因,也许现在可以活得相对从容。
另外,据知情人士透露,上市是桑春华多年前就提出的,他希望通过上市,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予以改善企业管理层面的问题。然而这一期待,在2021年房地产市场的急剧变化后戛然而止。
战,还是和
或许是因为期许的落空,或许是因为多年理念不合问题的累积,桑春华最终在2022年正式向崔巍提出拆分,希望可以按照各自理念分别经营自己的部分。
桑春华此后还多次提出了不同的拆分方案希望能够推进双方理性商讨,包括为保持公司稳定可设置过渡阶段,以及对石榴品牌的商誉等隐形资产进行保护、评估与持续经营等,但均未如愿。直至此次突发事件爆发升级,并引起较为广泛的公众舆论关注。
其实桑的这一主张与当下局面相比,或许对公司更有利,因为两位创始人本来就很低调,即便达成协议友好拆分也不会影响公司品牌和商誉,甚至还能相互持股,把新拓展的事业做得更大,获得1+1>2的结果。
但最终爆出的却是对公司影响最大,对合伙人情感伤害最深的决裂方式,令人感到惋惜。作为一家白手起家的房企,两人没有惨败在因杠杆扩张的地产调整中,却败在了对抗地产下行的合作分歧上,中国合伙人演变成中国散伙人。

陈可辛为《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塑造了一个美好的结局,面对新梦想的困境,三位面对离散危机的合伙人再次凝聚。但这部电影的现实却是,中国合伙人最终分道扬镳。
如今,石榴集团两位创始人,一个不出办公楼,一个不能进办公楼,更遑论坐下商议。但愿这对中国地产合伙人如石榴寓意一般,分散也找到生机。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pZjGbLp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