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买房后,我非常热衷于了解现在的市场行情。
我不是那种买了就不想了,管他涨还是跌的那种人。
当然,主要原因是我干这行,持续掌握市场变动是我该有的基本素养。
于是我问了一嘴中介,前年我表哥410万买的那套房子,现在多少钱了。
一问让我小心肝颤抖了一下,330万!
哟吼,比指导价还低4万。
我颤抖的手在犹豫中点开和表哥的聊天框,删删减减,但始终不敢把真相告诉他,怕他会哭死。
21年那批上车深圳的,至少是这3年的高位无疑了。
可是,如果把房子真拉长到5年周期来看,他这套房子依然是亏的吗?
我回忆了属于我人生中的2个5年,有些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了。
第一个5年周期,2018年-2023年。
2018年买房的人,赚钱了吗?
我发现无非就是3条风水岭(小声哔哔:正确的废话)
1部分仍然大涨
1部分只做到了保值
1部分还亏钱
以下的故事,主要发生自深圳,但全国基本是差不多的缩影。
2018年深圳还处在一个横盘期,均价5.8-5.9万/㎡,也是同年开启了首个公众摇号项目,万科蛇口公馆。
刚开盘均价85000元/㎡,刚才我看了一下,政府指导限价10.3万/㎡,再问了问真实的挂牌价大概是13.2万/㎡。
以83㎡的户型来计算,5年时间这套房子赚了395万,利息成本算156万,实际净赚239万。
当然,我还知道赚的更多的,2019年宝中一个新盘开盘,当初9万多,现在挂牌16万/㎡。
但是,一般故事都有但是。
2018年的时候,我刚好搬到西乡,当时附近一个二手房大概是5.8万/㎡,64㎡的热销2房大概是372万左右。
到今年,现在挂牌价在430万,看似总价涨了50多万,但算上利息成本,基本不赚钱。
约等于保值状态吧。
2018年沙井的华强城首开,当时均价4.63万/㎡,也是热烈打新。
最近我看了成交,有一套5.4万/㎡,有一套大户型成交4.85万/㎡。
大户型亏本,小户型保值略亏。
是的,故事到这也还有转折。
那就是买房还亏钱的,哪怕是深圳。
2018年有网友以510万的总价买了龙华美丽365家园,2023年以525万卖出去了。
表面浮盈15万,但每月月供1.85万,5年111万,所以最后这套房子实际大概亏了90多万。
回忆结束。
这是在深圳,如果放在放在不同的城市能级,基本上你会发现:
三四线城市,亏大于保值,大涨几乎无。
二线城市基本和深圳缩影一致,好的涨,中等的保值,坏的在跌。
第二段回忆,2013-2018年
这段时间,我感觉我不用回忆了,基本都是涨。
而且是全面性普涨,不管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都至少经历了一轮上涨潮。
只是大涨还是小涨而已。
2013年的时候,深圳的均价是2.5万/㎡,到2018年均价就5.8万/㎡。
均价就翻了2倍多,如果细分到板块,有的至少翻3-4倍。
哪怕是四线城市,在货币棚改化的推动下,基本完成了从3000元/㎡到6000元/㎡的翻倍上涨。
所以看到这,你发现什么真相了吗?
背后是小周期,大趋势。
你会发现这几年经济不好,收入下降,房价也下跌,但是你把周期拉长呢,把周期拉长到10年。
你会发现房价一定是上涨的,这就是大趋势。
过去20年,我们经济也经历了很差的年份,比如2003年,2008年,2012年,2014年,但这些年份过去之后呢,房价继续上涨。
再大的雨都会有停雨的那天,再难过的黑夜,也抵挡不过黎明的破晓。
看了2个5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我相信一部分人说,是趋势,是房价逐渐不涨的趋势。
也有人说,是分化,是买对房依然能涨的分化。
还有人会说,只要持有时间够长,房价还是会涨回来的。
以上,都对。
近5年,房价不再普涨了,大家也开始领悟到分化的威力。
所以在谈到房产投资的时候,很多人会特别关注地段区域,这个观念的转变非常正确。
但是,我们的投资行为,却远远不是简单的房产获利而已。
前面我们的算法,都是基于赚了房价上涨的钱,这是金融层面的钱,但实际上,我们还在赚通货膨胀和房贷利息剪刀差的钱。
10年前,你贷款150万,月供6000多买一套房,我相信当时你也一定会觉得这6000的压力非常大。
也在无数个午夜梦回的时候,想着有一天要抓紧时间还清房贷。
可10年后,稍微有点能力的,可能年薪已经到达30万了,这时候你还会觉得6000的月供压力很大吗?
我自己回忆了一下,这10年左右的物价上涨。
你会发现,我们陷入了物价温和上涨而不自知的情况。
2013年在大学吃个饭基本在5元左右,现在估计快10元了。
当时我最喜欢的韭菜煎饺只要6毛一个,现在10元都买不到8个。
2015年我在深圳吃个酸辣粉,大概是6元,现在要12元。
我当时刚来深圳租房子的时候,单间租金是350元,后面1年时间涨到了450元。
在这个过程中,物价不是一年瞬间上涨的,而是逐年逐年上涨的。
所以我们并不会直观感觉今年物价比去年高,但如果要说10年前物价,就一定会有明显感受。
在什么都在涨的情况下,房价涨幅肯定是最明显的。
而且货币的贬值是没有尽头的,一边是房价因为价值而涨,一边是债务因为不断的通货膨胀而稀释。
一涨一跌,这两者产生的剪刀差才是房产投资真正的利润。
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大放水,房价必涨的底层逻辑。
在通胀的必然趋势下,拉长时间,你就能赚到更多的利润。
所以把房子拉长到10年来看,你会发现过去10年房价都还是涨的。
这时候,肯定有人说,那是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以前城镇化快速发展啊,人口流入啊,经济稳步向好啊。
是的,也都对。
正因如此,才来的楼市分化,过去的10年,全国普涨,吃的发展+通胀的红利。
而未来,全国只会分化上涨,吃的是价值+通胀的红利。
我承认发展阶段会变,但通胀的趋势一定不会变。
现在一定不是节俭+存款就可以积累财富的时代了。
我们的父母把节俭当成了一辈子的行为指引,辛辛苦苦一辈子,一分钱分成两份花,但转眼两鬓斑白,却发现攒的钱还是不够花。
你父母为什么几十年的起早贪黑却没有让家庭富裕起来?
因为时代已经改变,存钱的人已经成为大输家。(附上一张目前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
很多人很怕负债,其实你认真想想,一个人能从银行借出的钱越多,可以证明这个人有本事。
因为你一无所有,银行都不愿意把钱借给你。
普通人积累财富的方式——
上班赚钱——拿工资——消费——储蓄
富人积累财富的方式——
上班赚钱——拿工资——想办法借钱用负债的方式来生钱——致富
借钱生钱,用银行的钱来赚钱,这才是富人的生财之道。
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去负债。
负债也只为必要的事情负债、只为能产生收益的投资负债,单纯为消费负债,或者超出偿还能力的负债,都不建议。
说了那么多,最后你发现人赚到所有的钱,都是认知正确的反馈。
认知正确的,迟早会有奖励,错误的,也迟早会有惩罚。
小到培养孩子的方式,再到择校,选择专业,选择行业,选择伴侣,再到买房。
任何一步的选择,都和你的认知有关。
还是那句话,人永远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pO74HNI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