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情感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最早的产品仅依靠功能就可以在竞品中脱颖而出,能不能用,就成为了一个产品是否成(he)功(ge)的一个评判标准。后来在越来越成熟的互联网产品环境中,易用性成为了一个新的而且更重要的标准,这个时候各个同类产品间的具体功能已经非常接近了,无法通过不断地堆叠功能产生明显的差异化,这就要求不断的优化产品的易用性来解决问题,同样的产品,往往用户占有率高的大多都是简单易用的(一些恶意安装导流的除外)。然而渐渐会发现一个趋势:同类产品的易用性也趋于相近时,如何解决产品竞争力的问题就再一次摆在了产品设计师的面前,此时就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标准——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这个概念其实很早就被提出来了,2005年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的《情感化设计》一书以本能、行为和反思这三个设计的不同维度为基础,阐述了情感在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深入地分析了如何将情感效果融入产品的设计中。本书堪称设计心理学的经典力作。以唐纳德诺曼的话来总结,就是:“一件产品的成功与否,设计的情感要素也许比实用要素更为关键。”
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1935年12月25日-)为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计算机工程师、工业设计家,认知科学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关注人类社会学、行为学的研究。代表作有《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等。
诺曼在很多公司和教育机构担任董事和理事,包括芝加哥设计学院。现为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心理学教授,是尼而森 - 诺曼集团(Nielsen Norman Group)咨询公司的创办人之一,这是一家帮助企业设计制造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的商务咨询公司。他还曾任苹果计算机公司先进技术部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