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各单元连线
控制站各单元连线包括机柜进线和接地、控制站配电、机架连线、I/O 模块单元连线、控制器单 元联系等,
5.1 机柜进线和接地
5.1.1 进线 本机柜采用底部进线方式,进线孔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如 图 5-1a所示,由 10 块小盖板拼接而成,可以根据线缆的体积、位置揭去相应的小 盖板将线缆接入柜内
方式二:如 图 5-1b所示,由 6 块盖板拼接而成,可以根据线缆的体积、位置揭去相应的盖板实现无级调节将线缆接入柜内。
线缆接入柜内后,按 图 5-2 所示进行走线管理。
5.1.2 接地
机柜内含有三种类型的接地铜条:(1)工作地接地铜条 1 根;(2)保护地接地铜条 1 根;(3) 屏蔽地铜条(默认不配)。
工作地铜条安装在机柜底盖上,靠近机柜后门处;保护地铜条安装在机柜框架底梁上,靠近机柜后门左下侧进线盒下方,如 图 5-3 所示。
保护地铜条连接使用 1.5mm2 的绝缘多股铜绞线缆(黄绿双色);机柜与接地汇总板连接时使用 (4~16)mm 2 的绝缘多股铜绞线缆(黄绿双色),分别与工作地铜条和保护地铜条上的 M8 螺栓上 连接。
机柜交流电源输入线接在交流进线单元的端子上,两路独立的交流电源分别接入L1、N1,L2、 N2,如图5-4,L3、N3用于需要3路供电的系统配备。
5.2 配电单元连线
控制站机柜内交流配电单元如 图 5-5 所示。
5.2.1 交流配电单元接线
交流(AC)配电单元交流输出的第 1 路到第 6 路分别与 24V 直流电源模块相连,第 7 路为辅助 电源,用于控制网交换机、风机等供电。
接线端子允许接入导线最大截面为2.5mm2 ,推荐使用1.5mm2 截面的导线,剥线长度 9mm,拧紧力矩0.4~0.5)Nm。 AC配电单元工作电路如图5-6所示。若无第三路(L3,N3)供电,则KA连接第二路(L2,N2)电源
5.2.2 直流配电单元接线
直流配电单元专用于 ECS-700 系统,主要完成系统电源、辅助电源配电。开关量辅助电源亦可 根据工程需要从外部接入。
直流配电单元配电方式如 图 5-7 所示。
组T3 的输入端连接一对冗余的模拟量辅助电源模块。组T4 的输入端连接外部配电电源,用作 开关量辅助电源。直流配电单元配电方式如 图 5-8 所示。
辅助电源直流配电推荐按 表 5-1 进行分配和接线。
输出端子实际使用时仅会用到一部分,要以具体项目设计为准。
直流配电单元接线端子允许接入导线最大截面为 2.5mm2 ,推荐输出端子使用 0.75mm2或 1mm2 截面的导线,输入端子使用 2.5mm2 的导线,剥线长度 9mm,拧紧力矩(0.4~0.5)Nm。
直流配电单元输出端子严禁接入非系统负载。
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应提供持续的符合要求的稳定电压。若因为人为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供电电压未达到系统要求,可能会导致系统(或模块)进入某种保护状态,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系统(或模块)损坏。
5.3 机架连线
I/O 机架由导轨和 PCB 板两部分构成,它是连接控制器和 I/O 模块的桥梁。导轨用来安装 PCB板,同时实现 I/O 机架在机柜中的安装。PCB 板提供机架与总线连接端口、模块与总线连接端口、 系统电源接线端口等,完成与 I/O 模块基座、本地 I/O 总线、系统电源的电气连接。
系统电源导线推荐使用 0.75mm2 或 1mm2 截面的导线,剥线长度 7mm,拧紧力矩(0.5~0.6) Nm。
5.3.1 地址设置 机架PCB板上的JP跳线是用来设置机架地址的,机架地址范围为 0-3。跳线设置见 图 5-9。
5.3.2 电源连接
I/O机架采用两路独立 24V DC电源供电,系统电源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关系如 表 5-2。
5.3.3 网络连接
每个机架上有四个L-Bus总线连接端口,其中A、B为总线接入端口,An、Bn分别为A、B对应通信扩展输出端口,用于实现多个机架级联。当An、Bn无后续级联I/O机架时,需接入 120Ω匹配电阻 模块,实现通信总线阻抗匹配。多个机架级联请参考 图 5-10。
注意: 必须严格按照机架地址顺序从 0 开始实现机架级联。
5.4 I/O模块单元连线
I/O 模块插装在 I/O 基座上,I/O 基座安装在机架上。每个 I/O 基座最多可插装 2 块 I/O 模块,若 基座上只装 1 个模块,则另一个模块插槽可用空槽盖板盖住。长机架可安装 8 个 I/O 基座,短机架 可安装 4 个 I/O 基座。
5.4.1 地址匹配情况
每个长机架可装配 16 个I/O模块,地址范围为 0~15。各模块地址与安装位置相对应,同一机架上左边一列模块地址为偶数地址,右边一列模块地址为奇数地址。安装位置与地址对应关系如 图 5-12 所示。
5.4.2 接线端子连线
包括 I/O 模块基座、I/O 模块冗余基座、端子板等应用场合中端子的接线,请按以下步骤操作:
1)按工程配置图确定现场仪表与基座端子的对应关系。
2)规划线缆线径、长度、颜色、线号标识等。
线缆规格为 2.5 mm2 以下
3)线缆端头加工,套加线号标识。
线缆端头剥线长度:8mm
线缆端头有两种加工方法:线芯过锡或压接冷压端头
4)端子接线。
此类基座的接线端子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螺钉压紧式端子,另一种为弹簧回拉式端子,两种接线端子的接线操作有所不同,分别如 图 5-14,图 5-15 所示,如果基座带有端子标记盖,应记下接线信息:
5)检查,包括检查接线是否牢靠,线号标识是否正确。
5.4.3 转接接口连线
包括 IO 模块转接基座、冗余 IO 模块转接基座、端子板等应用场合中 DB37 连接器的接线,请 按以下步骤操作:
1)按工程配置图确定转接基座与端子板的对应关系。
2)规划线缆长度、线号标识。
3)粘贴线号标识。
4)按转接基座与端子板的对应关系将 DB37 连接器连接至相应的基座及端子板 DB37 插座上,拧紧手拧螺钉,必要时可以借助一字螺丝刀。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nKWvyIT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