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居新媒体 任时建 发自昆明
近日,克而瑞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大昆明房企销售金额TOP20排行榜。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TOP20入榜门槛由同期19.17亿元缩水至13.00亿元,新入榜企业多以本土房开以及央(国)企为主。
具体来看,入榜的本土房企中,既有俊发、诺仕达、云南城投等各大排行榜“常客”,也有华夏阳光、子元、云南筑友、云南建投等“新面孔”。
其中,云南筑友在企业层面相对低调,反而是其开发的摩根道、筑友双河湾、筑友玺珑湾等项目,更为购房者熟知。
“老熟人”常做常新
从发展轨迹上看,云南筑友称得上是昆明地产开发领域的“老熟人”,累计开发面积超过200万方。
1998年,云南筑友在昆明成立,此后相继发了新港花园、昆明人家、金岸春天、摩根道等楼盘。
2010年,筑友地产开始参与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金河社区城中村改造,先后打造了筑友双河湾。筑友玺珑湾两个项目。
筑友玺珑湾效果图 其中,筑友玺珑湾为金河城改三期地块,占地面积约180亩,总建筑面积约22.4万㎡,容积率1.01,距离滇池仅约800米,产品主要以新中式合院为主,在售户型建面约190~213㎡,总价约600万元/套起,毛坯交付。
昆明城改项目普遍存在体量大、拆迁难、成本高、安置难等问题,并不是所有房企都能承受,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滇池度假区。
云南筑友隶属于云南兴昂实业集团。官网资料显示,兴昂集团成立于1992年,发展至今已拥有30余个下属子公司,涉足房地产、教育、投资贸易、物业管理、资产管理等,资金实力过硬,
在金河城改项目,云南筑友采取了“回迁安置先行、公建配套先行”的开发模式,将安置居民的回迁安置问题放在首位,从项目规划、建筑、景观、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满足生活需求,最终实现了城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此外,2019年,云南筑友还介入了经开区果林湖附近1148.25亩土地的一二级整理及联动开发,,为未来发展提前储备了“粮草”。
筑友双河湾•璟樾效果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来品牌房企进入昆明,极大挤占了本土开发商的生存空间,经典、实力、银海、官房等许多昆明人熟悉的地产企业都慢慢淡出了市场。
云南筑友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开发节奏却从未中断,持续有新项目面市销售。集中精力推进一两个项目,保障持续销售回款的策略,为“活下去”奠定了基础。
今年3月29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2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榜单中,云南仅有4家房企上榜,云南筑友是其中之一。
市场调整、行业分化之际,“活下去”就是胜利。
如果说,常做常新是云南筑友的“A”面,展示了本土房企逆境求生的韧性。那么,品质和口碑的羸弱,则构成了“B”面,暴露了区域性房企最致命的短板。
“新问题”层出不穷
在行业规模收缩的大背景下,云南筑友的开发进度相对稳健,但在楼盘品质和交付口碑上,却遇到了“新问题”,一些列问题陆续曝光。
早在2019年7月,就有筑友双河湾博雅苑业主反映楼盘质量有问题,称入住没多久就出现楼板开裂情况。
检测报告 根据都市时报报道,当时29户业主凑钱自费,请第三方对房屋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房屋内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厚度、板面及板底钢筋间距等检测项目均出现明显不合格。
2021年11月,筑友双河湾文瀚苑组团交付时,也有多位业主反映,项目精装质量粗糙,绿化与宣传不符等。
此外,今年4月,有网友反映:2016年12月就交付了的筑友双河湾行知苑(A7地块)回迁房,至今仍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
对此,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局回复表示,筑友双河湾行知苑回迁房不在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范围内,需按照正常步骤,进行不动产登记。
而让筑友双河湾金榜苑业主糟心的,则是长期存在的噪音污染。
人民网留言板信息显示,筑友双河湾金榜苑于2018年底建成,2020年3月25日完成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该小区居住建筑外轮廓线退让南绕城高速道路100米,满足退距要求。小区邻南绕城高速道路一侧已按环评批复要求加装了双层隔音窗,公共绿化带均已种上高大树木,具有隔音效果。
由度假区生态环境分局组织的检测结果显示,确实存在交通噪声超标。
此前,双河湾小区开发商(云南筑友)已完成乔木补植,共种植32棵乔木;元朔公司对南绕城度假区段设置和安装禁鸣标志的设置和安装,对庄稼塘立交下口减速带进行了铲除和改造。
但经多方整改提升,噪声依然存在,未能彻底解决。
业主反馈筑友双河湾问题的部分截图 同一个项目,如此集中地出现建筑质量不合格、装标与宣传不符、(回迁房)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噪音污染等问题,在昆明房地产市场属实比较少见。
一般而言,区域型房企大多会采取“小而精”的发展思路,通过打造几个拿得出手、叫好又叫卖的精品,为后续发展积淀资金和口碑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云南筑友距离“小而精”、“小而美”还有一段距离。
与度假区在售的西南海上、龙湖山海原著、云南建投朝朝暮暮等其他项目相比,筑友双河湾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如果继续在品质上打折扣,任由口碑下滑,无形之中就会被主打高端改善的竞品们拉开差距。
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市场日趋回归理性,房企之间的竞争,也已经悄然转向了产品力和服务力的比拼。
如何打磨产品力、提升美誉度,已经成为了云南筑友前进道路上绕不开的议题。
文章来源:乐居韧性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jYt7bhk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