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话十年后:惠州没准真成了一线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这是Eason的歌——《十年》。得知本期将以“十年后的惠州楼市”为题展开大话式的讨论,我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这首歌。尽管惠州楼市与缠绵悱恻的个人情感,听起来好像并不太搭。
十年,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个既感慨又伤感的时间。毕竟,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君不见,当年的潇洒少年郎,今天已步入中年。可时光在伤感地流淌,城市却在芝麻开花般跨越发展。十年之前,你能想到惠州会有机场,会有那么多高铁?能想到当年惠州市区的房价不过5000、6000元/㎡,今天会直接再加上10000?甚至在最近的一期土拍,金山湖一块地的楼面价已经突破了9000元/㎡。
所以,十年之后的惠州楼市,我们的想象,我们的大话,不妨可以大胆一些。我个人的意见是,十年后的惠州楼市,没准真的是一线或者准一线的水平。主要理由有两个,第一,惠州当前的建设目标是国内一流城市,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划方案。而今天正在规划、正在畅想的各种利好和场景,十年后很大程度都会一一兑现,更大胆点说,惠州将会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城市,准一线水平。
第二,笔者想讨论个官方不太提倡、民间却不停讨论的“敏感话题”:如果深圳直辖,惠州就很可能会彻底“融深”,到那时,还不是一线?
十年后:惠州市区房价,至少30000元/㎡起
先说第一点。现在惠州的建设目标是什么:奋力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而且,这个一流城市,还是更加幸福的国内一流城市。
笔者认为,既然是一流,就应该离一线不远了。现在的惠州,正在建设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电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都是万亿级;同时还在建以“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为主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有多条高铁、高速公路穿过,惠州机场也正以“深圳机场第二机场”的定位在升级扩容。总而言之,这些规划都很高大上,都是奔着一流、一线标准去的。所以,我们可以唱起来: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惠州也将成一流。
而从房地产行业发展来看,目前的惠州,基本已是准一线配置,如果再发展个十年,就更加不得了。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中国房企榜前100强中,至少已有六七成在惠州跑马圈地搞开发,央企背景的、上市的、千亿级的一线房企名字,随便一数就是一大串。
这么多一流、一线房企聚集惠州,能带来什么?会带来更好的开发水平、管理经验、营销技能,会给惠州市民建设更高档的楼盘,引进更好的商业,进而拉升整个惠州房地产行业的开发水平。
再说,咱们惠州本身就有个具备“国内一流水准”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本地虎”隆生。就最近几年看,以隆生旗下楼盘的品质、建材、车库、园林、物管水平,放在任何一个一线城市都很具竞争力。
既然有这么多的优质房企云集,为何目前的惠州楼市还不能称为一线?是因为城市本身,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建设,毕竟,咱得给它一些进步空间嘛。我们有繁华的江北CBD,高大上的商场,但也要看到,城市发展水平还不均衡,很多地方还是城乡结合部;各个区与区之间、县与县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同城化,交通方面也没有地铁相连。
从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来看,今天的惠州尽管有鲜明的电子制造、石化等特色,但相比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等地还是要弱不少,它们都是一万亿、几万亿的GDP,惠州只有5000多亿,差距还是不小。距离一线,我们还要努力追赶。十年之间,可以许我们一个一线、准一线的奇迹吗?
落实到房地产领域,那时候的惠州,在经过十年的大洗礼之后,市场上剩下的,很可能多数都是精英房企。他们会开发更好的楼盘,提供更优质的住宅,输送着更贴心的物管服务,让惠州“更加幸福”。
梦想还是要有的嘛。到那会儿,惠州市区的房价,没准价格早已突破30000元/㎡,而且,还是底价。
再YY一下:惠州没准会成为直辖市的一部分
再说第二点,如果深圳直辖,惠州大概率会并入,实现彻底的“融深”。
有网友说,自从去年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直辖”就在民间炒得沸沸扬扬。尽管,官方一直在辟谣。
很长时间,深圳直辖在广东官方可能都是个不太受欢迎的话题,不过中央对此倒没有很明确的表态。所以,咱私下讨论讨论总是没多大问题的嘛。
理由一:从长远看,“深圳直辖”并不会削弱广东经济。
深圳直辖有哪些利好意义?笔者不是什么区域经济专家,阐述不了鸿篇大论,但可以举上海的例子来说道说道。我们都知道,在民国初期,上海属于江苏,开始只是一个县,后面成为市,直到1927年,才设立直属当时中央政府的上海特别市。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也延续了直辖的身份。目前,它不仅成为中国的一线城市,更是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对比一下,如果昔日只是小渔村的深圳也实现了直辖,没准也能循着上海的发展轨迹实现新的突破。
上海“脱苏直辖”,听起来好像让江苏少了一块“肥肉”,但从其近百年的发展来看,因为特色、定位不一样,上海对旁边的江苏、浙江并没有什么“伤害”。相反,在产业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还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反哺作用。你看,上海是发达,经济总量是高,可在上海周边的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同样也很发达,同样都是GDP超万亿的城市,而且,上海主力发展的是国际金融、外贸、航运、科创等,苏州、无锡、杭州等城市则在制造业、电子商务等领域领先国内,这些“万亿级”大城市,就在相辅相成中实现了共同发展。
假如深圳“脱粤直辖”,会对广东造成伤害吗?短期来说,可能的确会让全省的GDP少了几万亿。但这应该只是暂时的,越往后,它的利好会逐渐盖过它的弊端,其中一点,就是会倒逼广东更注重区域均衡发展,更注重开发内部城市,进而激发出更强的发展潜力。
我们看看现在的江苏,就是均衡发展的范例。2020年,它全省13个地级市(含南京这个副省级市),有3个破10000亿(苏州、南京、无锡),一个破9000亿(南通),两个超6000亿(常州、徐州、扬州),惠州在江苏,只能勉强排第10;即使第13的宿迁,也有3000多亿,比广东排名最后的云浮多2000亿。
为什么江苏会那么均衡,是因为资源比广东好?肯定不是。依笔者愚见,这些年,广东在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等城市太用力了,如果资源、政策、交通、产业布局、资金扶持可以摊得更平,广东的内陆城市肯定也可以大发展,少个深圳又如何?
理由二:惠州会成为深圳最好的补充。
那为何深圳直辖要带上惠州呢?这也是有原因的。我们知道,目前深圳绕开惠州,已在汕尾弄了个飞地,有点曲线救国的味道。但这又何必呢?毕竟,惠州条件更好、位置更近、土地资源更丰富。
发展产业方面,惠州不仅有在电子信息制造、石化等方面的良好基础,也有承接深圳产业转移的优质条件,可以作为深圳企业增资扩产的绝佳补充。
从城市空间看,目前的深圳,城市开发几乎已到临界点。城市常住人口的不断增加,房价的不断升高,已成为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如果惠州纳入深圳,凭借着惠州优质的山、河、湖、海资源,以及广袤的土地,与深圳一线之隔的惠州,完全可以容纳更多产业人口定居,既给深圳主城区减压,又为整个城市留住更多精英建设者。
更何况,深惠本就是一家,再重组家庭,又有何不可?
所以,十年之后,深圳直辖,惠州成一线,是不是很合理?至于楼市和房价,我们就看着它起飞吧。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nBqu1rD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