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回复: 0

vivoX50PRO初体验,妹纸直呼:夜拍真清,手持真稳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2-16 01: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今年6月份,整个手机圈里最具创新性看点的一款产品,vivo X50 Pro的出现, 让不少人惊呼,也让不少人意外。
惊呼的是它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微云台技术的首发量产,意外的是作为旗舰机定位的它,手握吓人黑科技,却选择在6月这一节点错峰发布。
不过这一策略,也让vivo X50 Pro在竞争中显得独树一帜,而将“云台”塞进机身这一做法,更是让它自成一派,拿着望眼镜都找不到对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照或者录视频时,只要用手举着,抖动都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因手抖而导致“糊片”,也都是常有之事。特别是当光线不足时,比如如夜景或暗光环境,较慢的快门速度,更是会成倍地放大手抖的影响。
这个时候,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手抖而产生的糊片和视频抖动,手机厂商都采取了什么解决方案呢?
没错,就是我们熟知的EIS电子防抖技术和OIS光学防抖了。一种是通过代码,也就是软件算法实现的防抖能力,将多张照片进行合成修正取最优;
另一种则是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器来捕捉手机抖动的信号,然后经过算法的分析和处理,来命令浮动的镜头或者CMOS的反向抖动进行位移补偿,以抵消抖动对成像的影响。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OIS光学防抖理解为是一个低配型的内置云台摄像头模组。但这两种成像处理技术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EIS电子防抖,虽然不需手机额外增加硬体,成本较低,但缺点是会裁切画面,必须牺牲影像的解析度与大小,相对效果较不优。
OIS光学防抖,虽能较好地减小因手抖产生的影响,让暗光环境拍摄的画面更加清晰,但缺点就是:由于浮动镜头是相对于感光元件做运动的,所以会导致光轴发生偏移,让画面边缘的成像效果变差,并出现暗角、边缘模糊等问题。
其次,OIS光学防抖受镜头模组空间限制,防抖角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果是小幅振动还能扛扛,剧烈运动可能就消受不起了。
而微云台正是vivo在现阶段,为解决拍摄抖动问题,所给出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方案。

那么,怎么个有意思法呢?
首先,光是把这样一颗硕大的微云台,装进一部厚度仅有8mm,重量只有181克的机身内,而且还不可思议地塞进去了4300毫安时电池时,就挺值得玩味的。
现在,我们从机身背面的后置镜头模组中就可以看到,X50 Pro这颗“大眼睛”作为主摄,就隐藏在这一双色云阶摄像头矩阵的设计当中。

每当我们举起手机拍照,或者开启超级防抖录制视频时,这颗微云台就会灵活地转动起来,以抵消相机抖动影响。
不同于过去OIS光学防抖的平面移动与镜片防抖思路,这次vivo X50 Pro的微云台,则是通过双滚珠配合十字支架的结构,把透镜和感光元件相对固定在一起,让整个镜头“磁悬浮”起来,实现的却是前后左右的360度立体光学防抖。

可以说,“微云台”作为一个拍摄技术上的突破性的创新,无疑是将手机防抖,从过去的“双轴平面防抖”推向“立体防抖”时代。
而有了这颗微云台,vivo X50 Pro的主镜头的可转动角度就越大,可防抖效果也达到了OIS光学防抖手机的3倍。
我们在进行日常的录制视频时发现,无论是步行、小跑、骑自行车,还是运动旋转跟随,在微云台的加持下,vivo X50 Pro在拍摄画面上,都呈现出了非常好的稳定性。
我们拿同样是vivo的旗舰机型NEX3来作下对比,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在防抖效果上的天壤之别。同样是小跑跟随拍摄,vivo X50 Pro拍摄的画面,几乎是让你感受不到持有者的剧烈抖动。
在室内,我们也分别采取了双手的上下左右前后的立体摇移方式进行测试:
经过实际体验可以看到,虽然配有OIS光学防抖的手机,在进行上下左右平移时,画面还可以稍微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在进行震幅较大的无规则抖动时,横向对比搭载微云台的vivo X50 Pro一看,青铜王者,高下立判。
如果你是一个拍摄运动或者旅行Vlog的爱好者,vivo X50 Pro无疑是当下最合适的首选。
当然,有人会说,如果真的想在拍摄做到防抖动,直接上云台不香吗?香!但像云台这种设备一般只是少数玩家会去用的工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适用。我估计,这里也有不少人因头脑一热入手,但用没几次,就嫌麻烦把它丢在一旁吃灰了。
所以,一部随身携带的手机如果能否真正解决防抖问题,才是王道。

你看像我这种软妹纸,像似会为了拍视频,就随身带着个笨重的云台在身边吗?绝对不可能的嘛,这个时候,手机手持就能拍出高质量的视频,无疑才是我的菜。
所以,如果你找女朋友或者有女朋友,她也喜欢通过短视频记录生活,你是买部云台给她?还是买台微云台手机呢?相信你心中应该早有定论了吧?
当然,让拍摄变稳只是微云台能力的一部分,让画质变强才是重点。
那么,具体的成像效果如何?我们将通过实拍体验一起来感受一下。
可以看到,在白天的场景下,无论是在大光比环境,还是室外风景/人物照,vivo X50 Pro的成像样张,在白平衡表现,饱和的色彩还原、噪点的压制上的处理都做得非常好,特别是放大细节对比可以发现,高光、暗位,细节解析,整体表现仍是可圈可点。


而为了进一步地提升相机的拍摄表现,vivo X50 Pro后置的48MP主摄,还采用了F1.6的超大光圈,大大提升了单次快门的进光量,外加索尼定制Color Filter色彩滤光片,官方更是宣称可提升39%的感光性能, 而这一技术带来的最直接成效就是,让暗光环境的照片也能呈现出更好的质感:鲜活、清晰、锐利。

主镜头外,vivo X50 Pro还配合三枚分别为8MP 的120°超广角镜头, 8MP的潜望式长焦镜头,以及24MP的50mm 人像镜头,覆盖了16~135mm的全焦段,实现最低5倍光学变焦,最高60倍数码变焦的输出。
具体成像表现,分别如下。


可以看到,样张整体色彩还原非常真实,画质看起来也非常自然,放大之后的细节更是处理得非常清晰,这非常难得。
通过变焦的组图也能看出vivoX50 Pro在多镜头白平衡上的一致性,即vivo手机用户几乎不需要担心多镜头协作的问题。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更加精准的白平衡,vivo X50 Pro还加入了独立的色温传感器,在复杂的光线下拍照,也能获得精准的色彩表现。特别是在人像模式下,对人像的肤色还原以及整体环境色调的控制,都表现得非常精准。

当然,如果你对肤色还原不满意,你也可以通过内置的算法进行适度美颜,要知道在美颜这块,vivo的强大已然是人尽皆知的。
对于vivo X50 Pro来说,其真正的主场优势,其实是在暗光环境的夜拍。
我们都知道,暗光环境下光线的不足,会让手机拍摄的成片率和成片质量大打折扣。
因为在暗光环境中,感光元器件为了捕捉更多的光,以呈现更清晰和明亮的影像,一般要么提升IOS,但会因此带来更多的噪点,影响画面细腻度;要么延长曝光时间,但是手持太长的话,手稍微一抖,就非常容易糊片。
目前市面上,想要拍出画质清晰、细节丰富的夜景照片,几乎罕见。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一个问题痛点。但vivo向来都是用户需求为导向,用户缺什么,vivo来补什么。
而有了微云台对手机防抖能力的提升,vivo X50 Pro在暗光环境下,也可轻松驾驭1/2秒以内的快门。再加上vivo一直以来都非常擅长的自动HDR,不仅使用户在正常情况下能拍出色彩柔和、细节出众的照片,还能凭借其超长的曝光时间,实现极为纯净的夜景样片。


从体验中可以看到,得益于vivo X50 Pro微云台的稳定性,我们在进行夜景拍摄的时候,可以通过增加手持曝光时长来实现更多进光量,并通过更低的ISO来输出细节更清晰的高画质图片。
而进光量的增多,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夜景成像的亮度提升,让直出的画面更清晰,颜色更为鲜明,这点从拍摄的样张中就能看出。

从这张图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暗处细节清晰,色彩饱和,亮处也不过曝,画面纯净度也控制得很好,没有出现过糊、炫光等情况,对于光线的控制可谓是游刃有余。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后,就可以明显感知到,vivo X50 Pro微云台对拍照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之大,而这个技术创新,也的确是奔着人们的刚需去的。
其实“微云台”这一技术,早在半年前的APEX 2020概念机上,vivo就已埋下了技术种子,没想到短短数月后,就能将这一杀手锏成功实现量产,技术下放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近两年,vivo在智能手机的技术应用创新上不断推进,前有屏幕指纹识别,潜望式升降摄像头,超级快充,而现在微云台的出现,又大有对影像技术改进的明显趋势。
当然,除了在拍摄技术上的创新引领外,X50系列的出现,也让我们察觉到vivo想把X系列头部产品上探的意图已经越来越明显,而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让X系列近身搏击华为P系列,也将成为vivo X系列在产品规划中的侧重点。
当然,除了微云台技术外,vivo X50 Pro最值得说道的,还有它雅致的外观设计。

这次的vivo X50 Pro提供了“液氧”、“黑镜”、“引力”三款配色,我现在手里拿到的是液氧的配色。可以看到这款配色在正常光线下,展示出来的是犹如天空般淡雅的蓝色,而在有光反射的情况下,这一颜色会渐变出淡黄色的效果,过度非常均匀。
独有的全新设计语言,也让vivo X50 Pro拥有了极有辨识度的外观颜值。
熟悉潮流的朋友,相信对Choker早已不再陌生。没错,这次vivo X50 Pro在中框顶部,也同样用上了Choker“巧刻”这一代表性的颈圈流行设计。
优雅极致的设计美感,简洁利落的线条,配搭金属材料中框,无论是从工艺还是设计的水准上,都让vivo X50 Pro在观感和质感上显得非常上乘。

而后盖采用的AG磨砂工艺,不仅提升了机身的质感,而且摸上去触感还相当细腻。181.5g的重量,和 8.04mm的机身厚度,也为vivo X50 Pro带来了舒适的握持感。
机身背面,vivo X50 Pro的相机模组还采用了双色云阶设计,第一阶承载着主摄、人像、广角镜头,采用了经典的黑色;第二阶承载了一颗潜望式长焦镜头,采用了与机身主色调相同的配色。

当然,这一设计,除了能避免高倍数镜头带来的机身厚重感外,从视觉上看来,这一设计所塑造出的独特品牌印记,也给消费者在视觉上带来高辨识度与别样的高级感。
正面设计上,vivo X50 Pro采用的是一块COP封装工艺的6.56英寸P3全色域AMOLED极点全面屏,左上角有个孔径极小的开孔,全系标配90Hz屏幕刷新率、180hz触屏采样率,峰值亮度高达1300nit。

此外,DC调光、SGS护眼认证、HDR10/HDR 10+支持等软硬件上的加持,也让vivo X50 Pro的屏幕附加了更高的价值。
当然,在系统交互和视觉体验上,vivo X50 Pro也带来了别样的funtouch OS风格。
不仅在图标和壁纸上重新进行了设计,极简的北欧风UI设计界面,外加圆角矩形的扁平化图标,在视觉上所带来的清新脱俗的视觉体验,也为用户操作营造了一种轻快、舒适的感官体验。
当然,在交互上funtouch OS也有自己的进化思考,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学习IQOO的交互,把控制中心从由过去自下往上滑动打开,改为从上往下滑动的打开,功能整体交互上也更扁平化,界面也更加简洁,没有其他多余元素出现。

配合90Hz 高刷新率屏,无论是桌面滑动、切换后台,还是浏览资讯或视频,全新的funtouch OS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轻快」,系统流畅度提升非常明显。
至于性能方面,vivo X50 Pro搭载高通骁龙765G芯片,7nm工艺制程,八核心架构,最高主频2.4GHz,GPU为Adreno 620,先进的制程和出色的图形处理能力,使得vivo X50 Pro在性能输出和功耗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最后留一个选择题给大家:如果你有一个爱拍短视频的女朋友,你会送她单反+云台呢?还是送她一部搭载有微云台的vivo X50 Pro?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LzHKtu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